嵌入式系统是万物智联时代的重要技术构成和基石,其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演化与发展,现已呈现出物理世 界深度交互、物联网络多态互联、智能服务融合发展等新趋势,也正在驱动着传统领域不断革新、新兴应用蓬 勃发展。针对嵌入式系统及相关应用领域日益呈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本次论坛重点邀请领域著名学者和行业 专家就国际前沿发展趋势、我国嵌入式系统技术的自主创新以及在军民、科教诸多领域的融合发展进行主题研 讨,以期能够促进国内产学研各界在学术、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嵌入式系统专委欢迎并期待 与各界同仁在本次论坛的相识和相聚。
个人简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嵌入式系统专委会主任、 抗恶劣环境专委会常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办公机器、外围设备和耗材设备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彩色墨粉及配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 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ACM 西安分会执委,陕西省教 学名师,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预研等项目, 提出了安全输入输出设备的体系架构,在自主可控静电 / 喷墨 /LED 打印技术、网络环境下输入输出 设备安全、嵌入式系统及硬件安全、分布式实时联合仿真平台及软件接口技术等关键算法和系统方面 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研制的多种自主可控外设已得到应用,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得 / 申请专利十 余项,先后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7 项。
个人简介: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软硬件协同设计与应用技术教育部 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可信智能软硬件协同设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设计自动化。在 DAC、ISCA、TC、TCAD、软件学报等国内外权威会议与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版英文专著 1 部, 相关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三)。主持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首席)、 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目前担任 YOCSEF 上海副主席、CCF 嵌入式专委会副主任。
报告摘要: 边缘计算为满足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预测性维护等创新应用的低开销、 实时性要求提供了解决途径。针对目前边缘计算缺乏模型和架构、编程方法、运行环境、硬件平台和测 试平台,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等问题,本报告将给出信息物理融合边缘计算模型、体系结构及计算方法; 其次给出信息物理融合边缘计算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方法、软件开发体系架构,以及功能可组合的软件 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最后给出信息物理融合边缘计算节点样例、边缘计算测试验证方法,以及汽车制 造行业个性化定制和自组织生产解决方案。
个人简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科学院网络化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 自动化学会理事、边缘计算专委会主任委员,科技部"智能电网"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网络化控制系统创新团队"。主要从事工业无线、边缘计算、智能制造技术 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10 余项。发表论文 130 余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 50 余项,国际发明专利 10 项, 制定国家标准 2 项、国际标准 3 项。先后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 级科技奖励 6 项。
报告摘要: 物联网作为信息系统向物理世界延伸的关键技术,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近年来应用广泛,据统计 2020 年物联网联接设备将达到 260 亿台。然而,传统的物联网节点常由电池 供电,其寿命受限于电池容量,是物联网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越来越多研究工作致力于利用无 线充电技术解决这一问题。报告将介绍安全充电、有向充电、连通充电等若干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在 于如何基于计算几何、组合优化等理论工具设计集中式和分布式近似算法。
个人简介:博士,南京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2007 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系(教改联读班)学 士学位,2010 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4 年获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系工学博士学位。曾获 ACM 中国新星奖(全国 2 人入选,排名第一)、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优秀 博士学位论文、全国高校物联网创新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指导教师奖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 移动计算、数据挖掘等。发表和接收论文 110 余篇(含 CCF A 类 40 篇),包括 ACM SIGMETRICS、 ACM MobiHoc、ACM MobiSys、ACM UbiComp、IEEE INFOCOM、VLDB、IEEE ICDCS、ACM/IEEE TON、IEEE JSAC、IEEE TPDS、IEEE TMC 等国际一流会议期刊。曾获 CCF A 类会议 INFOCOM 最 佳论文提名奖、CCF B 类会议 ICNP 最佳论文奖及 SECON 最佳论文奖亚军。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内的项目十余项。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委会、网络与数 据通信专委会委员;YOCSEF 南京分论坛主席等职务。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如 ACM MobiHoc、IEEE INFOCOM、IEEE ICNP、IEEE ICDCS、IEEE/ACM IWQoS、IEEE IPDPS 等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 ICNP、ICCCN 等近十次会议主席职务。担任五十多个国际一流刊物如 ACM/IEEE TON、IEEE JSAC、 IEEE TPDS、IEEE TMC、IEEE TKDE 审稿人。
报告摘要: Stereo estimation is essential to many applications such as mobile autonomous robots, most of which ask for real-time response, high energy, and storage efficiency. Deep neural networks (DNNs) have shown to yield 163 significant gains in improving accuracy. However, these DNN-based algorithms are challenging to be deployed on energy and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s due to the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ies of DNNs. In this talk, we present StereoEngine, a fully pipelined end-to-end stereo vision accelerator that computes accurate dense depth in real-time and energy-efficient manner. The design of StereoEngine is a standalone DNN-based stereo vision system where all processing procedures are implemented on a hardware platform. Compared with softwarebased implementations on the high-end and embedded Nvidia GPUs, StereoEngine achieves up to 3X, 13X and 50X speedups, as well as up to 211X, 58X and 73X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StereoEngine achieves leading accuracy when compared to state-of-the-art hardware implementations on the challenging KITTI dataset.
个人简介: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博士毕业于慕尼 黑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分别于 2008 年、2011 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学学士、数学 与应用数学专业理学学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6 年 -2018 年在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 与工程学院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智能感知、机器人芯片。获得 CODES+ISSS 2020 最佳 论文提名奖和 IEEE ESTIMedia 2013 最佳论文奖。指导学生参加 2017 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 赛中获得北部赛区一等奖和全国赛区一等奖,2018 年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全国赛区亚军 和特等奖,2020 年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和 Xilinx 企业最佳作品奖。
报告摘要:MS-RTOS(Micro Safe RTOS)是翼辉信息全新设计的一款面向未来物联网需求的操作系统, 开创性地在 MCU 上支持多进程与动态装载,使得应用与系统能分离开发、独立升级;支持内核空间内 存保护(应用程序通过 syscall 访问内核),使得内核有着非常高的安全性。MS-RTOS 提供了丰富的开 源功能模组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使得开发者可以快速设计安全的物联网设备。目前 MSRTOS 已经应用在电力计量设备和列车通信设备等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严苛要求的产品上。
个人简介:华南理工大学本硕,现任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参与 SyixOS 操作系统体系 结构支持、音频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内核组件开发,负责公司航天领域产品开发,目前负责的航天项 目商业卫星九天微星瓢虫一号,航天科技八院风云翼辉星载平台卫星和行云星座卫星成功发射并稳定在 轨运行。参与国家重点专项"机器人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研究与应用验证"和"电力系统终端嵌入式组件 和控制单元安全防护技术"。授权专利 1 项,联合申请发明专利 7 项。
报告摘要:嵌入式系统赋予了物件与生物新的"生命",是万物智联的重要基石,其本体不断演化并与诸 多领域不断融合。本报告将在总结嵌入式系统技术形态演化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就其与传统、新兴领域 的融合发展进行总结和案例研讨,同时也会对万物智联时代嵌入式系统类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探讨。 164
个人简介:博士、博士后(法国),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中国嵌入 式系统十大杰出青年。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巴黎高科 MINES 机器人与群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主任、陕 西网络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嵌入式系统专委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实时智能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空天地群智能协同系统及科技伦理与哲学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陕西省科 技计划项目等 10 余项;在 IEEE Trans on ITS(TITS)、IEEE Trans on VT 等领域顶级期刊、IEEE ITSC 等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7 项、著作权 14 项,科研成果产业 化 1 项。编、译著出版《嵌入式系统体系、原理与设计》等专业教材 4 部,译著出版《柏拉图与技术呆子》 科技哲学著作 1 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多项。担任 IJNDC 国际期刊共同主编、IEEE IV 及 IEEE ITSC 国际会议 AE、IEEE/ACIS ICIS 国际会 议 PC 共同主席以及 TITS、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多个期刊与会议的审稿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