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面临“掐脖子”的问题以及面临国际标准发展机遇背景下,分析智能制造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规划、机器人等IT技术应用发展、标准前瞻、和支撑标准落地的关键技术手段等等,组织技术和思想碰撞,探讨发展的机遇。东北是国家重工业基地,拥有众多如一汽、鞍钢、宝马、沈阳机床厂、沈飞、沈鼓等国内工业重点企业。在面临中国智能制造2025时代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工业智能化转型发展,以CNCC为平台邀请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与东北工业企业一道,令技术和应用交流,共谋发展,创造机会。
个人简介:博士,东北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沈阳分部副主席,辽宁省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委员兼秘书长。1990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8月至12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图谱、图像处理与识别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NSFC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目前正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防基础科研计划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合作翻译著作2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3项。
个人简介:博士,CCF会员代表,CCF沈阳分部执委,沈阳华睿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辽宁)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高级信息安全测评师,高级物流师和高级信息管理师。全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符合性评估技术委员会成员、咨询设计标准符合性评估师和咨询设计标准评估师培训讲师。在《软件学报》和《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信息技术服务 咨询设计》(GB/T36463)等20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写。
报告摘要:"智能制造、标准引领",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基础。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和2018年版,构建了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顶层设计,明确了当前亟需制定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应用重点标准。本次报告将主要围绕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分享有关背景、主要内容及进展情况。
个人简介:博士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副处级),负责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和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管理工作,目前担任IEEE智能制造标准委员会主席、IEEE标准委员会标准董事会董事,ISO/IEC JTC1数字孪生咨询组召集人,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执行秘书长,《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主要起草人,《智能制造 系统架构》等多项国家标准第一起草人。。
报告摘要: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技术内涵、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物联网标准化机构及建设历程、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情况、我国物联网标准制修订情况,国际物联网标准化机构及建设历程、国际物联网标准制修订情况;下一步物联网标准建设工作思考。
个人简介:博士,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环保物联网(无锡)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担任全国信标委物联网分委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主持或参与起草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十项,曾荣获全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等奖项。
报告摘要: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与实践 摘要(200字):海尔作为最早探索智能制造的中国企业之一,自 2012 年起规划 建设互联工厂,至今在全球落地了包括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 筒、胶州空调、青岛热水器、FPA 电机、青岛模具、中央空调等在内 的 12个互联工厂,效率实现了 75%的不入库率,为 国家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成功的样版案例。在诸多互联工厂和 30 余年制造资源、经验的基础上,海尔推出 了以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大规模定制模式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COSMOPlat,对全社会输出大规模定制升级方案,带动更多企业 顺利升级。在标准方面,至今海尔共主导参与制定 21 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先后被世界权威标准机构 IEEE、ISO 、IEC指定牵头主导制定大规 模定制模式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的国际标准。。
个人简介:海尔卡奥斯教育生态 总经理,中国工信部、德国经济能源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专家组 中方专家,工业互联网联盟AII人才组 副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 特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特聘导师,中国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 专家委员会委员 先后牵头参与:1. 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互联网安全开发测试基础共性服务平台专项;3. 编写《 Employee Qualification as Key Success Factor in Digitalized Factories 》;4. 人社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标准及教材编写。
报告摘要:2019年化工、能源、金融、电网、核电站、交通乃至军事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无不成为网络攻击靶心。从结果来看其威胁已经严重损害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命脉和公民安全。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企业越来越重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本次演讲将与大家分享IEC62443-2-1:2010标准,该标准介绍了如何在一个运行着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建立一个信息安全程序,以实现对系统信息的保护。
个人简介:BSI ICT行业资深审核员,工业安全标准产品经理,参与过多家知名生产企业的信息安全审核工作,例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绿点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等。。
报告摘要:机器人是使社会环境、工业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因素。新一代机器人(机器人)使更加抽象的用户服务、数据分析和通信任务实现了自动化。标准是使智能和自主技术能够以无缝和安全的方式运行的关键,标准确保可靠和安全的数据传输,标准提供了一个通用协议,以确保机器人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连接性,标准有助于组织保持信息资产安全。工业4.0改变了企业生产产品的方式,将工业软件技术来配置和操作物理机器人你会建立一个收集和分析数据平台,可以确定机器人对工业4.0的影响。
个人简介: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级工程师,牵头和参与机器人领域5项国家标准制订。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TC159、WG16标准评审专家,参与起草了《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年版)》和《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负责《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机器人)》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机器人)》项目建设。参与完成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重点专项"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牵头和参与了包括科技部智能机器人专项、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专项等多个科研项目。
报告摘要:简要介绍制造执行系统产生的背景和意义,MES系统的边界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关系,基于相关标准介绍MES系统的生产模型和业务功能以及系统之间的集成方式,针对MES系统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覆盖系统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实施方案制定、基础数据准备、业务流程梳理、生产建模以及数据采集方式等诸多要素。
个人简介:硕士 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工业云平台研究、MES系统研发以及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研究和工程实践,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关键技术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等,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智能制造专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