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社会治理论坛

简介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也是国际战略在网络社会领域的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沒有国家安全”。随着全民入网、工业互联,关键基础设施数字化促使各种服务业态、生产业态、社会运转业态快速变化,网络空间将高度社会化,形成名副其实的“网络社会”。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网络安全的运营与责任体系的设定与划分,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健康正常运转。

    本论坛请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奇安信集团、融盛财保险等机构的专家,从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到安全责任、安全风险转移等多个角度,讨论网络安全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展望未来趋势。

直播
日程
时间:10月24日13:30-18:00
地点:V1厅
主席

陶耀东

个人简介:男,博士,研究员,CCF理事,北京交通大学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安全组主席。原360企业安全副总工程师、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安全、数控技术等方向研究,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参与多个国家04、01重大专项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国产处理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批量应用;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和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在中科院沈阳计算所和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10余年。YOCSEF学术秘书(2020-2021)。

主席

周小明

个人简介:男,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互联网部运行安全及技术处处长。辽宁省网络安全专家、中电联网络安全专家,国网运营监测(控)中心顶层设计专家、业务专家,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专业领军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沈阳分论坛副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能源大数据分析、能源行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运行维护、信息新技术应用等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国网公司及以上科技项目5项,授权各类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网公司技术标准1项,国内中文核心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嘉宾

姚羽

报告题目:新变局下社会治理的网络安全新思考

报告摘要: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加剧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变局,报告以网络安全形势的多元化、复杂化、敏感化特性为切入点,首先介绍目前社会治理中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基建"详细分析落实社会治理中的网络安全责任所需构建的防御体系及所需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东北大学"谛听"网络安全实验室进行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最后给出在构建社会治理融合平台中采用动态防御技术建立主动防御体系等方面的思考。

个人简介:博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杂网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任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2015-2017挂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工业互联网安全、恶意软件攻防分析及建模、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网络安全数据可视化等。

嘉宾

李小勇

报告题目:AI及威胁情报驱动的跨网系行为检测与异常发现

报告摘要:跨网系异常行为的融合检测方法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攻击事件幕后的网络主体信息(攻击者识别),尤其是有组织协同攻击事件幕后组织者等重要的情报信息(攻击组织识别)。本报告介绍跨网系异常行为的融合检测方法,助力建立一整套的威胁情报生态体系,在安全防御中做到知己知彼,快速协同。

个人简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网信办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副主任,IEEE Networking Letters等期刊编委。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申请发明专利47项、出版专著/教材4部、相关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

嘉宾

底晓强

报告题目:基于日志挖掘的网络安全与网络社会治理

报告摘要:网络的普及,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也为社会治理带来了一些列新的涉网问题。报告将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分析个体和组织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和应对方法;探讨如何利用日志挖掘技术,助力网络安全运营和社会治理工作。同时,将介绍长春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团队的研究工作和对网络安全与社会治理的思考。

个人简介:博士,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化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理事、吉林省创新创业教指委委员、CCF长春分部监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和大数据应用,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余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嘉宾

杨晨

报告题目:新时期网络安全产业安全可控发展思考

报告摘要:网络安全产业是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安全基石,报告重点梳理分析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围绕新时期社会治理中的网络安全"供给-需求",研究网络安全产业安全可控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等。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曾工作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等单位,参与起草多份国家网信工作政策文件,编写国家网络安全标准20余项,组织实施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作为工作组和专家组成员受邀担任多个重要产业技术组织专家职务。

嘉宾

孙立波

报告题目:从服务商视角看"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报告摘要:

分析现在网络安全与社会治理存在瓶颈,说明网络安全治理中的"四无"现象,即:无明确的网络安全责任划分机制、无合理的责任分解流程、无统一的威胁发现与风险管控体系、无专业运营团队。围绕上述问题,提出用"四化"方法解决"四无"问题,并给出实践案例和推进建议。

个人简介:奇安信科技集团,助理总裁。毕业于长春邮电学院,先后就职于太极、联想、网神、360企业安全。在网络安全行业拥有近二十年的从业经历,对企业级网络安全市场发展、技术与产品、团队管理等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长期的实践。先后参与吉林省政务云、财政、交通等系统单位的安全体系设计与规划,专注于新一代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的研究,在云安全、大数据安全、零信任架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网络安全产业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

嘉宾

单泷

报告题目:用保险机制助力网络安全责任主体提升风险治理能力

报告摘要:分析了当前新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下,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建立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着重分析目前在安全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理顺网络安全供需两侧相关利益关系,优化安全服务资源投放配置,帮助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风险治理能力的框架性方案。

个人简介:沈阳市网络安全协会会长,辽宁省安防协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网络安全高级测评师,公安部视频专家,致公党沈阳市委一支部主委,沈阳市政协委员。从事安防和智能化行业22年,所在企业连续十五年获得辽宁省和沈阳市工商局"重信用守合同"单位,是公安部批准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