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体因果推断

简介

跨媒体智能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跨 媒体智能的主要基础理论问题是借鉴生物的跨媒体信息表达和处理机理,从视、听、语言等媒体通道将外部世 界转化为内部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和认知并进一步做出行动。现阶段的跨媒体智能在抽象归纳、演绎推理、反 馈强化及因果推断等方面正面临着新的研究难点和挑战。本论坛特邀请本领域多名知名学者就跨媒体因果推断 当前进展及未来趋势开展主题报告及研讨,具体的研讨内容包括:跨媒体因果推断的概念、内涵及挑战;跨媒 体因果推断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探索;跨媒体因果推断的未来发展趋势;跨媒体因果推断的创新应用方向等。

直播
日程
时间:10月22日 13:30-17:30
地点:三层云南厅
主席

操晓春

报告摘要:

个人简介:主要从事网络空间安全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 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结题优秀)、教育部“新世纪 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包括 IEEE TIP、IEEE TMM、IEEE TCSVT 在内的 5 个国际知名期刊编委 (Associate Editor),当选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 (IET Fellow)。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中国电子 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YOCSEF 荣誉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会员。

嘉宾

朱文武

报告题目:网络多媒体大数据表征与推理

演讲摘要:网络多媒体大数据异构性强、维度高、关联复杂,给其表征与推理带来巨大挑战。本报告 首先介绍网络多媒体大数据表征与推理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然后介绍网络多媒体大数据表征与推 理的研究方法,最后探讨网络多媒体大数据认知所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个人简介: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国家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现主要从事大规模多媒体网络计算、跨空间 大数据智能等研究工作。目前担任 IEEE TMM 指导委员会主席,IEEE TCSVT 常务主编。曾任 IEEE TMM 主编。 IEEE Fellow、AAAS Fellow、SPIE Fellow。获 2018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 1) 和 2012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 2)。

嘉宾

张文生

报告题目:马尔科夫逻辑网的可扩展学习和推理

演讲摘要:马尔科夫逻辑网具有融合一阶逻辑与概率图模型的强大表达能力,然而搜索空间大和子句 实例化不易处理,造成了应用困难。我们提出了可扩展马尔可夫逻辑网络学习和推理的实例网络采样 框架,构建具有代表性的简单路径子集,建立由简单路径到递归限定子句的稳健转换机制,提出自动 生成模板网络快速定位可以实例化给定子句的有效路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化网络进行子句学习和概 率推理,理论证明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实例网络采样框架的优越性。

个人简介:主要研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模式挖掘、跨模态数据标注、医疗数据分析推理。 国家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重点研发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物联网工作委 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副主任。发表论文 170 余篇,发明专利 40 余项,国 家二等奖 1 项,省部级二等奖 3 项。

嘉宾

胡德文

报告题目:脑功能网络的因果分析

演讲摘要:主要介绍功能成像脑网络研究中的二个主要的因果分析流派,即格兰杰因果分析与应用, 动态因果建模与分析应用。特别是,介绍在随机动态因果建模分析方面的工作。

个人简介: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脑科学与 认知科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获 2008 年度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作为第一完成人,于 2012 年和 2018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共 2 项。 2020 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嘉宾

徐 雷

报告题目:基于数据的因果计算:百年三流派、推理三层次、和势网动力学

演讲摘要:首先,简介因果计算的基本问题,概述因果研究百年来的 Neyman-Rubin、Wright-PearlSpirtes、和 Granger-Sims 三个主要流派。其次,简述双向深度学习、双向智能系统、以及三层次推理框架。 然后,介绍最近提出的因果势理论 Causal Potential Theory (CPT) (Xu, 2018)。回归物理学,视因果趋向 为由势能引起的内在动力学性质,而网络拓扑则进一步约束因果作用之流动方向和路径。具体地,不 仅给出了判断因果方向的一个新方法,而且提出了一个新路子,整合 Wright 路径分析、CPT 方法、和 多元多项式方程组求解的 Wu 方法,改进用现有办法(例如 PC 算法)得到的有向网络拓扑。

个人简介:哈工大 77 级,82 年初清华读博士,87 年夏北大做博后,次年破格升副教授。其后在芬兰 Oja、哈佛 Yuille、麻省理工 Jordan 等团队做博后;93-96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讲师和教授、02 年 升讲席教授、19 年为荣休教授。01 年当 IEEE Fellow(计算智能学会之首位中国人),02 年当 IAPR Fellow(最早几位华人之一),03 年当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从事智能研究逾 39 年,有 多个被广为引用和追随的先驱成果。发表论文四百余篇,其中 NIPS-92 上发表的论文以北大为单位。 获数个国内外主要奖项,如 93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95 年国际神经网络学会领袖奖、06 年亚太神经网 络学会最高奖 - 杰出成就奖(首位华人)。曾为北大长江讲座教授、上交大国家特聘专家、09 年还获 颁西电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