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师文化,重新思考技术团队的塑造方式,打造技术极客范儿,以技术思维、技术驱动构建技术型 组织,以技术文化协调统一解决团队内部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激发员工潜力,建立面向未来的技术型组织。
个人简介:msup 创始人兼 CEO,CCF TF 工程师文化委员会主席 曾服务于微软中国 DPE团队,2007年在中美两地创办麦思博(msup)有限公司,建立客座顾问服务模式, 签约千余位技术顾问、创新导师,通过培训咨询、案例研究、工作坊等方式,提炼中外先进技术型组 织演进经验达 220+ 个工作场景形成行业级"角色地图",累计帮助 2000 余家技术型企业提升研发管理、 产品创新。
报告摘要:工程师文化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工程师固有的特质逐渐形成的 -- 开放,自由,高效的 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是由企业的使命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形成工程师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两者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作为一家以"科技让出行更美好"为使命的技术型 企业,分享下滴滴是如何形成和培养工程师文化?
个人简介:2016 年加入滴滴,主要负责滴滴的基础平台建设,推进网络软硬件方面的性能优化,搭建 下一代的智慧交通。在架构大型系统、系统软件开发、Linux 操作系统、网络和软件开发管理上有着丰 富的经验,一直坚持通过技术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他是开放源码及 Linux 内核的开发者,并早在 1998 年 5 月即创立著名的 Linux 集群项目—LVS (Linux Virtual Server),到 1999 年 LVS 比较出名,LVS 集群 代码从 Linux 2.4 到后续的官方内核中,估计全世界约有十万套 LVS 集群系统在运行着。加入滴滴前, 在阿里工作近 7 年曾任阿里副总裁和阿里云 CTO,带领团队为淘宝电商平台搭建软件基础设施,应对 历年双 11 访问的挑战,并把淘宝的大规模系统和经验沉淀为一系列云产品,完善和丰富了阿里云平台。 章文嵩曾任 TelTel 的首席科学家与联合创始人, 2002 年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报告摘要:工程师文化首先意味着创新文化,20 年来,VMware 一直是创新文化的践行者。本演讲将通 过对 VMware 创新网络核心理念的解读,以及对 VMware 中国研发中心在技术,生态,人才三方面战略 的剖析,阐释 VMware 创新文化的土壤,理念和实践。
个人简介:中国研发中心包括云平台、网络与安全、终端用户计算、现代应用平台、云服务、电信和边 缘云、工程服务、CTO 办公室等产品及服务事业群。开放创新卓越中心涵盖云原生、边缘计算、人工 智能机器学习、云网络、云数据分析、云全球化等六大技术实验室。任道远先生还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 CTO 俱乐部成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副主席。 曾荣获"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品牌建设领袖人物"称号、云鼎奖"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奖"。
报告摘要:到底什么是工程师文化?工程师文化就是老搞 Hackathon 等活动、自由、开源、福利多多吗? 为什么很多曾经是工程师文化标杆的企业却渐渐丧失了创新能力,主要靠收购延续自己的竞争力?本分 享将针对这些问题说说自己的观察。
个人简介:曾任 CCF 企业工作委员会主任,CCF TF 秘书长。曾任 CSDN 首席战略官,CSDN 与《程序员》 杂志总编。图灵公司联合创始人和创始总编。
报告摘要:工程师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激发创新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本演讲 将分享在企业不同阶段工程师文化建设的难点与挑战,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将分享工程师在 成长中的困惑,以及促进工程师成长所采取的措施。
个人简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在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人机对话、 知识图谱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 奖一等奖 4 项。曾获福布斯"AI 杰出女性"、"国家杰出工程师"、"北京青年学者"、"北京市百千万人才"、 "十佳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报告摘要:工程师文化是创新的驱动力,创新是工程师文化的导向,众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倡导工程师文 化。本分享从工程师文化建设实践中总结了工程师文化对工程师的能力的要求、对团队管理的要求,对 产生的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期望能对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个人简介:58 同城创业核心团队成员之一,带领团队研发了 58 同城的基础架构和核心服务系统。目前 在天鹅到家负责技术团队的管理工作。在管理上拥有 10 余年的研发团队管理经验,为公司和行业培养 了众多有价值的人才。
报告摘要:工程师文化有很多特征,其中创新和主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点在小米的高速发展中体 现尤为突出。本演讲将从若干客观真实的小故事出发,关注背后关联的工程师文化,分析其所需要的土 壤,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借鉴意义。
个人简介:从 MIUI 立项开始参与其研发工作 8 年多,前期和团队在一线做了大量技术创新,其中"面 向高质量的互联网敏捷开发技术"获得了 2018 年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一等奖,后期逐渐参与团队 的管理运营,对小米工程师文化有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