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论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特邀报告:挑战感知极限:智能安全感知驱动设计,打造端云融合的科技体验-OPPO技术布局与未来展望,数字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呼吸疾病诊疗的智能化探索。
个人简介:目前担任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并曾担任纽约州立大学布 法罗分校冠名教授及普适安全与隐私实验室主任。 任奎教授主要从事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与认证、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任奎教授 是 IEEE 会士以及 ACM 杰出科学家。他获得了包括首届浙江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IEEE 通信分会安 全技术委员会技术成就奖 、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杰出研究奖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职业奖在内 的一系列奖项。任奎教授发表了 280 余篇同行评议的期刊与会议文章,获得了包括 ACM MobiSys’20、 IEEE INFOCOM’20、IEEE Globecom’19, 中国密码学会’18 等在内的多篇最佳论文和时间考验论文奖。 他的 H-Index 为 74,文章总引用次数超过 32,000 次,并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任奎教授同时担 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ACM 亚洲计算机与通信安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ACM 中 国安全分会主席以及浙江省海高会青年分会首任会长。任奎教授担任了多个 ACM 和 IEEE 国际权威期 刊编委,及国际一流会议主席或共同主席。
报告摘要:感知是物理网的一个核心功能之一,能有效实现数字空间和物理世界的串接。物联网生态由三方组成:物联网系统、 物理世界和可能的攻击者。我们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物联网系统应该满足三个基本要求。首先,系统应该能够正确、 便捷地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和智能感知。其次,设备应该能够识别其他经过身份验证的设备,以安全便捷地实现设 备合作。第三,物联网系统应具有强大的功能,可抵御来自攻击者的欺骗。 在本次讲座中,我想通过检查上述要求来分享香港科大团队最近在智能和安全物联网传感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个人简介:张博士于 2005 年 9 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学(HKUST),现任腾讯工程学教授及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讲座教授。她还担 任华为 - 港科大创新实验室联席主任和科大数字生活研究中心主任。在此之前,她从 1999 年 7 月开始在北京微软亚 洲研究院工作,担任无线网络组的研究经理。张博士在国际领先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发表了 400 多篇论文。她是 50 多 项国际专利的发明者。她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物联网(IoT)、智能健康、移动计算和传感、无线网络以及网络安全。 张博士是 IEEE Fellow。她获得 MIT TR100 世界青年创新者奖。她还荣获 2004 年 IEEE 通信协会颁发的最佳亚太青 年研究员奖。张博士还获得了 2005 年 IEEE 通信协会多媒体技术委员会最佳论文奖,2006 年 QShine、2007 年 IEEE Globecom、2008 年 IEEE ICDCS、2010 年 IEEE ICC、2012 年 IEEE Globecom 和 2019 年 IEEE ICC 最佳论文奖。2006 年, 她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颁发的海外杰出青年奖。她还担任华中科技大学长江讲座教授(2012-2015年)。 张博士现在担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TMC)顶级期刊的主编 (editor-in-chief)。她还是是 IEEE Infocom 指导委员会的成员。 张博士于 1994 年、1996 年和 1999 年分别获得武汉大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全部为计算机科学方向
报告摘要:在数字世界 1.0 时代,桌面互联网开启了人类信息高速公路的历史,当个人电脑和窗口化操作系统打开全球用户视野 后,随着软件生态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影院、沙发或是驾驶座位上转移到了计算机显示器前。数字世界是 如此引人入胜,乃至人们想要将曾经的最佳生活场景和新奇的梦想体验纷纷寄托于数字世界;当智能手机和移动互 联网将科技体验从一个相对固定的桌面终端塞进人们的衣袋或是手掌中,数字世界成为了全天候的生活体验,而人 类世界也开始与数字世界高速逼近,以至于人们将智能手机称为人体的新器官;OPPO 相信并在努力的事,是在即 将到来的数字世界 3.0 的时代,依托万物互联的高速网络和软硬结合的产品体系,将真正优质的数字化服务交付到每 个用户的 24 小时,告别彼此割裂的手机、电脑、电视、冰箱、汽车,替换被过度修改的失真内容,用普适计算获取 更加场景化的价值,提供更为自然的交互体验,并通过优秀的能量补充技术保障数字世界始终与人类世界稳定同行, 这是从万物互联到万物互融的跨越。 OPPO 作为一家服务全球、软硬服一体化的科技企业,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OPPO 不仅 是一家手机公司;我们不仅有手机,还有 IoT 设备、软件平台,和互联网服务。我们提出的"万物互融",不只是科 技与服务的融合,还是文化融合、组织融合乃至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融合,我们致力于让不凡的心尽享至美科技,我 们认为端云协同的智能生活是数字世界与人类世界融合的中心课题,希望 OPPO 人机无间的产品体系推动智能终端 打破时间、空间、距离与表象的桎梏,通过多源异构数据的普适计算实现端云协同的人工智能,以自主操作系统承 载自然情感交互,与业界、学界和用户一起共创数字世界 3.0。
个人简介:刘畅先生现任 OPPO 副总裁、OPPO 研究院院长,负责 OPPO 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通信、硬件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 前沿技术的研究。 刘畅先生于 2008 年加入 OPPO,历任硬件技术部长、手机软件部长,在手机硬件设计及手机平台软件开发等方面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2018 年 1 月,刘畅先生被正式任命为 OPPO 研究院院长
报告摘要:
个人简介:王浩长期专注高校专业体系建设、教育技术产品研发、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他指导团队在前沿科技、新商科领域研 发了十余个专业体系,并主导高校邦在线教育平台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及运营。同时,王浩担任中国教育创新校企 联盟理事长、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组专家等社会职务,积极推 动构建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 加入慧科前,王浩曾任 IBM 大中华区大学合作部总经理,以及 IBM 中国研究院高级研发经理。王浩博士发表学术论 文 20 余篇,授予专利 10 余项。 王浩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及硕士、博士学位。
报告摘要:
个人简介:CCF 会士,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工委主任。主要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曾获 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奖项。是科技部大 数据与云计算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近年,也对大数据以及数据治理方面有兴趣,曾作为国务院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家组成员参与督导工作,出版《数据治理之论》(副主编),《大数据管理 系统》(主编)。目前是工信部大数据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兼数据治理研究组组长,积极推进数据治理 研究工作的开展。担任《大数据》期刊副主编,ACM TDS 编委等。
报告摘要:介绍新冠肺炎以及肺癌等呼吸疾病领域中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医工”结合的经验和思考。
个人简介: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2014 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任职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部肿瘤专科,目前担任广州呼吸健康 研究院院长助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肺癌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秘书长及免疫治疗专委会主委,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IF 5.1)副主编,CSCO 青年委员、肺癌专委会委员及肺癌指南制定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肺癌的临床综合诊疗工作以及转化基础研究,至今已发表 SCI 论文超过 130 篇,多次于 ASCO,ESMO, WCLC 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发言,是国内首位四大肺癌国际学术会议获奖全满贯学者。副主编《肺癌》等专 著 5部。获得 2020年阿里达摩院青橙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