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农业高峰论坛

简介

以数字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农业高峰论坛

直播
日程
时间:10月23日13:30-18:00
地点:VI厅
主席

于合龙

个人简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吉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吉林省精准农业与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长春分部副主席,吉林省智能农业学会(筹)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等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

嘉宾

赵春江

报告题目:数字技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摘要:数字技术逐渐深入到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依托数字农业技术,能够打通生产决策、田间管理、加工分选、精准营销等全产业链条,帮助小农户走向大市场。将数字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全过程,在产前进行育种和土壤分析,产中进行病虫害诊断、预防,自动采收,产后进行品质检测、优化物流。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促进农业内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了一个以农业为载体、以数字新技术为依托的全新产业生态体系。

个人简介: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数字农业与装备技术主题专家。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与精准农业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多个项目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以第一完成人授权PCT 1项、发明专利80余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16部。

嘉宾

李道亮

报告题目:无人农场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报告摘要:无人农场作为未来农业的一种全新模式,正引领全球农业领域发展的新赛道。无人农场有助于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确保农产品品质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是进军全球未来农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无人农场代表着最先进农业生产力,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从现在开始布局无人农场技术研发、模式集成、商业机制、支撑政策,对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个人简介: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中心和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获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科协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农业物联网首席科普专家等荣誉称号。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欧盟框架计划项目等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和二等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27项,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

嘉宾

胡克林

报告题目:计算机模型在作物生产和水肥管理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计算机模型在作物生产决策、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人将介绍农业模型的定义及发展历程,解析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应用作物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作物适应气候变化的智慧型管理对策。基于课题组开发的WHCNS计算机模型,分别模拟分析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设施蔬菜、南方稻田的水氮过程与作物生产的关系,并提出优化的水肥管理措施,最后对模型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个人简介: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土壤-作物系统水肥管理模型及应用,土壤质量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SCI 80余篇,EI 30余篇),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出版专著1部。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首届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获省部级奖项2项。

嘉宾

倪军

报告题目:北斗导航支持下的智慧麦作技术

报告摘要:智慧麦作技术将北斗导航、现代农学、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应用于小麦耕、种、管、收全过程,实现生产作业从粗放到精确、从机械到智能、从有人到无人方式的转变。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物联网设备共同架设"天眼地网",定量、全面、立体化地获取农情数据。借助智能技术根据气候条件、土壤信息、品种特性、植物长势等,开具种、肥、水、药的"细方子"。研发智能化农机装备,将农机、农艺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农机装备的智能化。

个人简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工程方面研究。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江苏省专利项目优秀奖1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荣获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件,美国发明专利2件,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件,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1项。先后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嘉宾

杨万能

报告题目:作物表型组技术研发与应用

报告摘要:随着作物功能基因组技术和作物育种技术飞速发展,传统表型检测手段已成为制约我国作物育种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报告主要介绍作物表型组技术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华中农业大学团队最新研发表型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和育种中的应用,并展望作物表型技术未来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个人简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作物信息教研室/中心副主任,负责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表型组学团队和平台建设。自主研发水稻高通量表型技术工作被Nature Reviews Genetics点评为亮点研究工作;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现为国际植物表型组学会会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物表型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获批发明专利9项,转让2项,相关表型产品技术在全国19省份42家单位推广示范59套/台。

嘉宾

张春林

报告题目: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智慧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和生态无人农场建设

报告摘要:在国家开展新基建和确保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国内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和生态无人农场试验推广正方兴未艾。长春三合通科技公司作为国家车载信息产业应用联盟(TIAA)无人农机分联盟的副秘书长单位和智慧农业建设的科创型企业,正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关示范、试验、推广工作,在国内外院士团队、科研院所以及科创公司合作努力下,为全过程无人作业和全要素智能农业生产开展科研、示范、推广等系列工作。

个人简介:一汽原高级经理,曾任一汽大众政策顾问室经理,一汽集团秘书处处长,一汽解放公司管理部长,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退休前作为专务高级经理主持建设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现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高级顾问,长春三合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国家车载信息应用联盟(TIAA)无人农机分联盟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