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手机支付,智能家居等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 们的生活,残障人士也从这些人工智能产品获得一定的方便。但这些人工智能产品是面向大众消费者设计的, 缺乏针对残障人士需求的考虑。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研发人员也没法了解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所以他们也 没法把相应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中来解决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本次技术论坛旨在把人工智 能和辅具两个方向的专业人士聚集到一起讨论。催生出“AI + 辅具”理念,让人工智能赋能辅具产业,从而提高 残障人士的生活品质。
个人简介: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特别是微表情识别。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五十 余篇论文,包括 TIP、TNN、ECCV 等。2014 年起担任 Neurocomputing 期刊的 Associate Editor。获 2018 年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作为一名残疾人,他同时也关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 技术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大力倡导“人工智能 + 辅具”的理念。在科大讯飞 1024 开发者大会、中国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等会议上做过相关的主旨报告,推动人工智能和辅具相结合。被新华社称 为“中国版霍金”。
演讲摘要:我国有 1700 多万盲人,他们是信息获取最为困难的群体,特别需要帮助。近年来随着人工 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 辅具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智能助盲的技术、系统和产品, 为盲人获取外界信息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本报告着重讲述国内外智能助盲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并 以智能助盲眼镜为例说明浙江大学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和成果。
个人简介: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媒体计算、信息无障碍技术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承担国家和省部 级重大科技项目 10 多项,负责企业重大合作项目 10 多项。发表学术论文 100 多篇,其中包括 CCF A 类 论文 40 多篇,获 ACM Multimedia 2010 最佳论文奖提名,AAAI 2012 Outstanding Paper Award(系该人 工智能顶级国际会议创办 40 年来中国大陆学者迄今唯一获奖论文)。出版著作 3 部,授权发明专利 30 多项。获 2011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6 项。 牵头制定信息无障碍领域国家标准 1 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 5 项。
演讲摘要:智能手机信息无障碍技术发展至今已有 10 年,仍采用“摸 - 听”交互模式。该模式基于图形 用户界面改造而成,本身并不是为视障用户设计的,因此带来系统性的访问障碍和输入性能瓶颈。为此, 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构建了智能交互代理系统,通过智能理解、感知和推理来填补视障用户与移 动应用之间的交互语义鸿沟,提升信息无障碍交互的可用性。在此基础上,报告人将介绍视觉无障碍 智能键盘、快速功能访问、免唤醒语音输入等交互技术。
个人简介:研究方向是人机交互,其研究围绕人机交互自然性的计算原理和优化方法开展,在智能文 本输入、手势交互和视觉无障碍交互方面做出了系列创新工作,曾 9 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现任 CCF 人机交互专委秘书长,SIGCHI China 副主席,CSIG 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曾入选中国计算机学 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 CCF-Intel 青年学者提升计划,智源青年学者,2019 年获得达摩院青橙奖。
演讲摘要: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是提供设施、 特殊商品及服务的相关产业的总称。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康养服务已经满足 不了市场的需求,民众对医生的依赖和需求更高,康养需求呈现高、精、准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为加 快互联网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大健康、大数据的巨浪推动着新型 康养模式的变革。发展智慧系统化康养服务新模式,推动智能健康产品的发展与创新将是未来康养互 联中的智能辅具支撑的热点。
个人简介:现任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产业促进部主任,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与 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副秘书长,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皇岛研究院、国家康复辅具质检中心秦 皇岛分中心院长。长期从事康复辅具科研和行业政策理论研究、康复养老科技开发和产业对接推进等工 作。近年来,陆续参与了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人口与健康领域康复及养老方面的规划的编写,参 与了民政部康复辅具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编写等工作。组织了多轮康复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 并作为主要负责人或承担人,承担了“伤后常用康复辅具应用方案研究”、“生理信息调节式人工喉产品研究” 等国家 863 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自然基金项目课题 10 多项,作为副主编出版《矫形器 概论及震后辅具康复》论著一本,发表各类文章近 30 篇,拥有专利 20 多项。
演讲摘要:手语是听障人群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一种特殊的自然语言。视频手语识别旨在将手语视频转 换为文本,方便听人与聋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报告首先视频手语 识别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回顾;然后面向视频手语孤立词和连续句子识别,介绍基于手型 建模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及基于多语言手语协同学习方法和跨模态增广学习方法;最后 总结研究工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个人简介:2011 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2013 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做博士 后研究,2013 年 9 月开始在中国科大信息学院任教。研究方向包括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检索、计算机视 觉。发表 IEEE/ACM Trans. 论文和 CCF 推荐 A 类会议论文共 60 余篇,谷歌学术总被引 4200 余次。入 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和中科院青促会,曾获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际会议 ICIMCS 最佳论文奖。
演讲摘要: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了打开盲人通往光明世界的要是,人工智能,数 码产品,让盲人平等的融入社会变成现实。这就是我们提倡信息无障碍的最高境界。
个人简介:作为信息无障碍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为盲人平等融入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保益公司研发的 全国第一款手机读屏软件,让盲人操作智能手机成为了现实,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开发了多款符合盲人 使用的产品,获得八项专利,并与百度、腾讯、等国内知名 IT 企业达成了技术合作。并提倡以残帮残 的理念,在公司安置了数十位视障者就业。2013 年 5 月 18 日,曹军的创业故事,作为首个中国梦我的 梦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引起了社会极大反响。2015 年,曹军在微软大厦见到了比尔盖茨先生,盖 茨说:“你的事业很伟大,一定要很好的坚持下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 300 多家媒体曾对曹军的创业故事进行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