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专题技术论坛
个人简介: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未来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网络空间安全等。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会士,会士遴选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辽宁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CTON编委,《计算机学报》编委,《软件学报》编委,《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委,《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编委,《计算机科学》编委,《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编委。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项目1项、国家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资助课题1项、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中国移动、宝钢集团等科技项目3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IEEE Transactions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和IEEE DAC等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80余篇次(JCR Q1 75篇,JCR Q2 45篇),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他引6000余次;在Springer、Wiley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5部,Book Chapter 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项。
个人简介:男,博士,教授。现任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信息化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互联网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处理等。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处理等方向的一线教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参与并完成CERNET东北地区主干网、东北大学校园网络主干网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并完成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计划东北大学网格节点的建设、CERNET2东北地区主干网的建设和管理、网格平台管理和网格关键技术研究等工作。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和教学奖各2项。编写《新一代互联网原理、技术及应用》等著作5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
报告摘要:阐述了工业互联网的由来;给出了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参考模型和层次结构;介绍了工业互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对策。
个人简介:男,1968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未来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网络空间安全等。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会士,会士遴选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辽宁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3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IEEE Transactions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和IEEE DAC等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Springer、Wiley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5部,Book Chapter 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项。
报告摘要:本报告概述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对边缘计算的需求,分析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边缘计算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信息物理融合的边缘计算模型、编程方法、多维资源虚拟化以及云边协同调度等关键技术进展,展示了在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并对边缘计算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个人简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学院网络化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边缘计算专委会主任委员,科技部"智能电网"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网络化控制系统创新团队"。 主要从事工业无线、边缘计算、智能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5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10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国际标准3项。先后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报告摘要: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而夯实网络基础已成为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工业领域内已广泛存在各种网络连接技术,在特定场景下发挥了巨大作用和性能优势。本报告在总结国内外实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介绍工业互联网的网络连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多个方面,同时分享一些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个人简介:1975年12月出生,浙江大学博士、博士后,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现任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通信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主任、纺织行业感知互联与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主持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JMRH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理事、中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专家组成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物联网委员会理事等职。担任国际期刊IET Communications编委。 研究领域主要为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近年来,带领团队专注物联网"云""管""端"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工程产业化应用,主要包括:"管"---研究物联网涉及的网络互联各环节;"云"---基于云平台汇聚的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提炼领域知识;"端"---自主研发光谱检测与分析等感知类设备,及以工程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的端设备研制。研发出完整的物联网系统推广应用在以纺织产业领域为重点的多种行业。
报告摘要:基于对欧美先进航空企业数字转型趋势的解读,对比分析国内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和主要差距,进而围绕需求论证、快速迭代设计、仿真验证、快速原型试制、试验确认、智能制造、服务保障等生命周期主要阶段提出未来飞机数字化协同研发目标图像,并对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数字孪生/数字线索等新技术概念在飞机研制中可能的应用场景和预期效益进行剖析探讨。 围绕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着重介绍数字化条件下的飞机研发模式变化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解读飞机研发的关键技术与发展。
个人简介:研究员,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型号副总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飞机数字化设计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