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源操作系统的持续创新及人才培养之路

发布时间:2020.11.03

2020年10月22日,CNCC开源操作系统论坛在CNCC北京会场举行。


论坛由国防科技大学麒麟操作系统常务副总师吴庆波研究员和openEuler社区理事长江大勇分别致欢迎辞,之后来自国内顶尖高校和行业领军企业的19位学术大咖和资深技术专家带来精彩的演讲和主题分享,从开源操作系统在产业实践的经验体会分享,到通用操作系统发展趋向的探讨,再到开源操作系统推广及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入探索。

 


华为计算产品线鲲鹏openEuler操作系统首席软件工程师管延杰以“openEuler如何构建支持多样性算力的基础软件新生态”为主题,回顾了openEuler的发展历程,讲述了openEuler在试验和探索新技术方面做出的努力,例如openEuler 20.09对新架构、新芯片RISC-V的支持,20.09中的云原生虚拟化平台StratoVirt等。以StratoVirt 为例,StratoVirt是 openEuler开源平台上实现的下一代虚拟化技术,基于Rust语言实现,它提供了轻量虚拟机和标准虚拟机两种模式。目前openEuler通过开放的社区形式,秉承着 “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则,以拥抱全世界的姿态与上下游生态建立连接,试图通过协作模式开发共同推进版本演进,吸引开发者和厂商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多元和架构包容的软件生态体系。

 


优麒麟操作系统负责人余杰博士以“优麒麟开源操作系统的实践和体会”为主题本次报告将基于优麒麟8年的开源实践历程,介绍麒麟团队在内核、虚拟化、桌面环境、关键应用等领域的开源实践成果,优麒麟开源操作系统创立于2013年,目前已累计发布15个版本,全球累计下载量数千万次,活跃爱好者和开发者数十万人,累计向开源社区贡献代码数百万行,其中被Linux、Gnome、Unity、OpenStack、Ceph接收patch超7000个,UKUI等核心组件被Debian、Arch、Ubuntu等国际Linux发行版官方仓库收录。在开源实践中,余博士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积极回馈社区,才能促进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自己的体系,坚持自主创新,通过社区的建设,大力培养开源操作系统方面的人才。

 


统信软件副总裁张磊以“通用操作系统的现状与趋向”为主题,阐述了处理器工艺制程升级的放缓、计算设备的极大普及、中国的崛起、开源运动的蓬勃发展等因素可能对通用操作系统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从通用操作系统分层结构、开源建设、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分析了近几年通用操作系统的整体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

 


清华大学陈渝老师以“在高校中推广开源操作系统的相关思考”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开源社区的来源和现在比较活跃的一些开源社区,并总结了开源社区存在的共性,以及开源对高校计算机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的影响,介绍了目前高校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学科方面人才培养的情况,以及所开展的一些相关的开源活动和比赛。

 


论坛还邀请到了来自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OpenI启智平台秘书长,鹏城实验室AI开源办公室主任刘明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向勇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向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系主任柴云鹏、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宫晓利副教授、中科院计算所蒋德钧副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马锐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孙卫真副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王雷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智能软件研究中心主任武延军、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吴竞邦老师、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常务副总经理温莉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仓周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翟高寿副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赵霞副教授等共同探讨开源操作系统的推广举措,以及高校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