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报告 
报告题目:从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计算
演讲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Benioff、Feynman等提出量子计算概念、Deutsch建立通用量子图灵机理论、90年代Shor提出大数分解算法和量子纠错以来,当前科学前沿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如何找到一种可靠的物理体系,可扩展和高精度地操纵量子比特,从而构建具有超越经典算力的量子计算机。该报告介绍量子计算几个不同阶段的若干工作,从早期的基本量子逻辑门和少比特量子算法的演示[Lu Nat Phys, PRL 2007, PNAS 2008],在特定问题上展示“量子计算优越性”[Science 2020, PRL 2021, 2023],到把量子计算应用于图论问题的求解[PRL 2023]、证明虚数在量子力学中的必要性[PRL 2022]、以及通过自底而上的方法人工构造出分数量子霍尔态[Science]。
讲者简介:陆朝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上海量子科学中心副主任、合肥国家实验室量子计算部执行部长。在包括《现代物理评论》2篇、《自然》和《科学》14篇、《自然》子刊14篇、《物理评论快报》62篇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被引用30000余次。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工作入选2015年英国物理学会Breakthrough of The Year,九章光学量子计算机和实数量子力学检验的工作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Highlights of The Year,先后五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黄昆半导体物理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日本仁科芳雄亚洲奖、《自然》“中国科学之星”、美国物理学会量子计算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任PRL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