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CF CFTC 2023)
  • 登录
  • 注册
  • 欢迎您: hlladmin 退出
报名 团报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首页
  • 会议介绍
  • 会议动态
  • 大会嘉宾
  • 大会日程
  • 会务手册
  • 论文集
  • 邀请函
  • 参会指南
  • 合作单位
  • 组织机构
  • 程序委员会
  • 欢迎您:hlladmin
  • 退出
  • 登录

会议动态

无问冷热,容错为基!注册CCF CFTC2023,一起探讨芯片、系统、软件容错技术

时间:2023.06.15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和南京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CF CFTC 2023)将于2023年7月28-3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宾馆举行。7月28日晚19点召开专委工作会议并举行换届选举,7月29-30日为大会议程。

小到芯片、计算机,大到航空航天、国防利器,错误是客观存在的,而确保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是容错技术。因此,容错是任何一个系统运行的基石,决定了各行各业系统的稳定运行,不受限于科学研究趋势的冷热程度。本次大会主题:“无问冷热,容错为基!”,将通过高质量的主旨演讲、论坛特邀报告、学术论文报告等形式,就容错计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学术交流。

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赵元富研究员,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杰青、IEEE Fellow、上海交通大学过敏意教授,国家杰青、北京大学金芝教授,IEEE Fellow、昆山杜克大学协理副校长李昕教授,IEEE Fellow、美国马里兰大学屈钢教授,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华伟研究员等分别从芯片,系统和软件等方面做大会主旨报告。邀请了长江学者、清华大学刘雷波教授,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信工所侯锐研究员,华为可信计算首席科学家、金意儿博士,蚂蚁集团资深总监、闫守孟研究员,海外优青、南方科技大学张锋巍副教授等开展圆桌对话探讨“机密计算的机遇与挑战”。除此之外,大会还组织了8个高水平论坛,邀请了50多位包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IEEE Fellow、国家优青等在内的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头公司的资深技术专家作为论坛嘉宾介绍最新前沿技术进展,深入探讨芯片、系统、软件领域的最新容错、测试和安全可信技术。大会预计500+学术和工业界人士到场,共同探讨容错、测试、安全可信领域学术和产业问题,助力提升国产芯片、系统和软件的安全可靠。

有关本次大会详情,请访问会议网站:https://conf.ccf.org.cn/cftc2023

1、  主题演讲嘉宾:

报告主题:待定

报告摘要:待定

嘉宾介绍:赵元富,研究员,博导,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二研究所所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钱学森杰出贡献奖;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突出贡献个人,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荣誉章;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赵元富是我国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是两项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和航天元器件自主可控做出了系统性重大贡献。


报告主题:待定

报告摘要:待定

嘉宾介绍: 过敏意,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CCF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的研究,在各种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了450多篇论文,著述英文著作4部。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023年度Edward J. McCluskey技术成就奖。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Computing主编并长期担任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等国际著名期刊的编委。

 

报告主题:待定

报告摘要:待定

嘉宾介绍:金芝,北京大学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任北京大学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与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主任,任IEEE TSE/TR 编委,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编委,《软件学报》执行主编,《计算机学报》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软件需求工程、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等。出版英文专著3部,中文编著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报告主题:Robust Wafer Classification with Imperfectly Labeled Data

报告摘要:Wafer classification is a critical task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Most conventional algorithms require a large-scale perfectly-labeled dataset to train accurate classifiers. In practice, it is usually difficult or even impossible to collect perfect labels without error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n the presence of imperfectly labeled data may substantially degrade. In this presentation, we will discuss a number of novel techniques to facilitate robust wafer classification with noisy labels.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broad categories: (1) data cleaning methods, (2) loss-function-based methods, and (3) co-teaching methods. The efficacy of robust wafer classification will be demonstrated by several industrial datasets.

嘉宾介绍:Xin Li received the Ph.D. degree in 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 from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n 2005. He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in ECE at Duke University and serves as the Associate Vice-Chancellor for Graduate Studies and Research at Duke Kunshan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tegrated circuits, signal processing and data analytics. Dr. Li was the Deputy Editor-in-Chief of IEEE TCAD. He was an Associate Editor of IEEE TCAD, IEEE TBME, ACM TODAES, IEEE D&T and IET CPS. He was the General Chair of ISVLSI and FAC. He received the NSF CAREER Award in 2012 and six Best Paper Awards from IEEE TCAD, DAC, ICCAD and ISIC. He is a Fellow of IEEE.

 

报告主题:待定

报告摘要:待定

嘉宾介绍:Gang Qu received his M.S. and Ph.D. degrees in Computer Science from UCLA in 1998 and 2000, respectively. Previously, he had studied Mathematics in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and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He joined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 2000. He is currently the director of Maryland Embedded System and Hardware Security (MeshSec) lab and wireless sensors laboratory. Dr. Qu works on power/energy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embedded systems, cyber physical systems,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e has more than 300 publications in these areas and served 18 times as the general or program chair/co-chair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symposiums, and workshops. He is a co-founder of IEEE Asian Hardware Oriented Security and Trust (2016), the founding chair for the hardware security track in ACM Great Lakes Symposium on VLSI (2016), a co-founder of the Hot Picks in Hardware and System Security Workshop (2018), a co-founder of IEEE CEDA Hardware Security and Trust Technical Committee (2019). He has served as the associated editor for many scientific journals, including IEEE TC, TETC, TCAD, TCAS-II, TODAES. He is a Fellow of IEEE.

 

报告主题:多核算力芯片的片上容错架构

报告摘要:芯片多处理器和深度学习处理芯片通过提供大量处理引擎来满足各类应用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可靠性或容错能力成为其在算力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讲者将结合这两类多核算力芯片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在回顾常用的硬件容错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的片上容错架构,实现低延时的差错检测和恢复。

嘉宾介绍:李华伟,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士。担任CCF集成电路设计专委秘书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集成电路测试专委副主任兼秘书长,《IEEE Design & Test》、《IEEE TVLSI》等期刊编委。曾任CCF第8届容错计算专委主任。主要从事数字电路测试与容错、专用处理器自动设计等方向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科技一等奖、CCF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质量技术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机密计算”圆桌论坛

嘉宾介绍:刘雷波,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工作聚焦软件定义芯片、硬件安全与密码芯片、VLSI数字信号处理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撰写著作9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任国际权威期刊《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Magazine》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执行副主编、DAC/ASSCC/CHES等国际一流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密码芯片专委会秘书长。关键技术在一系国家重大工程中实现应用。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世界互联网大会15项领先科技成果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等奖励。

嘉宾介绍:侯锐,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杰青、优青项目资助。长期从事处理器芯片架构设计及芯片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嘉宾介绍:金意儿,华为可信计算首席科学家,佛罗里达大学名誉教授,IEEE硬件安全与可信专委会联席主席。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软硬件协同安全和新兴集成电路安全,包括硬件支持的系统安全,集成电路产业链安全,以及可信自动化等。他撰写了集成电路安全一书,同时在国际知名期刊和杂志上发表了超过200篇论文,是亚洲硬件安全年会的联合创办人。他目前是IEEE设计自动化委员会的杰出讲师。他的论文获得了多项最佳论文奖,他本人也获得包括美国能源部和美国海军在内的多项杰出青年教授奖。

嘉宾介绍:闫守孟,蚂蚁集团研究员、资深总监,可信安全计算负责人和蚂蚁技术研究院计算系统实验室主任。他在可信安全技术领域开源了一系列知名项目(Occlum TEE OS、HyperEnclave国产TEE、铜锁国密密码库等)。他也领导了蚂蚁Linux操作系统、NanoVisor安全容器、隐私计算加速器、可信安全计算一体机的研发工作。加入蚂蚁之前,在Intel从事基础技术研究。他发表了10余篇顶会论文,并拥有30余件专利。他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

嘉宾介绍:张锋巍,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研究员、博导,CCF高级会员,容错专委会委员。在加入南科大之前,他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在“四大”安全顶会上都担任过PC和发表过论文。曾获批多项美国自然基金项目(NSF)。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后,主持了国自然等多项纵向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获国家级青年人才。

.......(更多嘉宾持续更新中,排名不分先后)

 

2、前沿学术论坛速览:

针对测试、容错、可信领域关键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本次大会组织了《第八届全国硬件安全论坛》、《商业航天容错论坛》、《芯粒设计与测试论坛》、《软件测试论坛》、《可信赖人工智能论坛》、《学术新星论坛》、《复杂智能系统可靠性论坛》、《存内计算/类脑计算论坛》共8个前沿技术论坛,邀请了50余位科研和技术一线专家到会特邀报告,部分嘉宾如下:

1、 曾晓洋,复旦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 何怡刚,武汉大学教授,国家杰青,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等

3、 汪东升,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课题、863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

4、 叶乐,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博雅教授,国家杰青

5、 王尚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优青

6、 孙仲,北京大学研究员,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

7、 郭御风,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技卓青

8、 纪守领,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青年千人

9、 刘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青年千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A类项目专家

10、 王坚,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73项目首席专家

11、 陈恺,中国科学院信工究所研究员,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2、 沈超,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优秀

13、 孙仲,北京大学研究员,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

14、 王尚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青

15、 冷静文,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国家优青,阿里达摩院青橙奖

16、 王骞,武汉大学教授,国家优青,IEEE Fellow

17、 戴居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两次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荣获国家六部委联合表彰国家重大工程突出贡献者

18、 樊俊锋,纽创信安创始人

19、 张小虎,华为公司硬件可信领域首席技术专家

20、 王绍迪,知存科技联合创始人,国家万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2021年中国创业青年奖获得者

.......(更多嘉宾持续更新中,排名不分先后)

 

3、欢迎注册并莅临CCF CFTC 2023

1)本次会议需要收取会议注册费,注册类型详情及在线注册请访问: https://conf.ccf.org.cn/cftc2023。

2)欢迎加入CCF会员,享受本次会议注册优惠。CCF会员详细注册流程请查询CCF,可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CCF会员:

酒店预定:

会议地点:常州中吴宾馆(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中吴大道1899号)

可自行选择附近酒店,或者和会务组联系协议价酒店。


特别鸣谢本次大会赞助商(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创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国微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知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北大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纽创信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安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迪真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龙测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赞助商持续更新中)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

京ICP备1300093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