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特邀报告:关于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报告嘉宾:王兴伟教授 东北大学 | |
报告摘要:归纳了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归纳了未来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关键特征与研究挑战,基于此,介绍了东北大学开展的未来互联网研发工作,特别是在知识定义网络、机器学习驱动的智能网络、B5G/6G基础模型与组网技术、高性能网络处理器、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 |
![]() | 嘉宾简介:王兴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云计算和网络空间安全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在IEEE Trans等著名学术期刊和IEEE ICDCS等著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 |
特邀报告:图立方:大规模时序复杂知识图谱 报告嘉宾:王国仁 北京理工大学 | |
报告摘要:本次报告主要介绍近期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研发的“图立方”金融知识图谱系统。图立方是一种基于时序超图建模、面向金融领域的亿级节点知识图谱系统。在本次报告中,我将主要汇报图立方的提出背景和建模方法,以及我们项目组在图立方的查询处理、推理挖掘、舆情分析、图立方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 | |
![]() | 嘉宾简介:王国仁,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CCF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共10项。 |
特邀报告:元计算:通往新一代计算之路 报告嘉宾:成秀珍 山东大学 | |
报告摘要: “元计算”是一种新型计算范式,旨在零信任基础上,打破算力藩篱,整合网络中所有的可用计算与存储资源,为各项任务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可容错的个性化服务,确保用户数据的隐私性,保证任务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即“网络即计算机 (Network-as-a-computer, NaaC)”,也称为“元计算机” (Meta Computer)”。元计算是区块链技术驱动的一种新型计算范式。本报告将通过计算范式的历史演变来解释元计算的本质,分享我们对元计算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理解,并总结实现元计算所面临的挑战。 | |
![]() | 嘉宾简介:成秀珍教授现担任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及山东省数链融合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是IEEE Fellow、CSEE Fellow、AAIA Fellow、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成教授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与隐私保护、区块链理论与应用、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等。曾担任(或正在担任)多家期刊编委及多个国际会议主席,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WASA的创办者和山大- Elsevier国际期刊《High-Confidence Computing》的创刊主编。 H指数62,Google Scholar总引用1.6万+。 |
特邀报告:在网存储系统研究:现状与挑战 报告嘉宾:舒继武 厦门大学 | |
报告摘要: 以可编程交换机和智能网卡为代表的可编程网络设备在数据中心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它们支持在网络数据传输路径上执行自定义的数据处理逻辑,这为构建高性能的在网存储系统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可编程网络设备的硬件资源限制较多,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加速存储系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报告将首先分析构建高性能在网存储系统在软硬件分工及系统容错等方面存在的挑战;然后根据可编程网络设备卸载任务类型(缓存、协调、调度、聚合等)对现有系统进行分类阐述,分析其设计难点及关键技术;最后介绍在网存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
![]() | 嘉宾简介:舒继武,CCF会士,CCF理事,CCF信息存储技术专委主任,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院长,IEEE Fellow;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存储系统、智能存储、并行分布式系统等,相关论文发表在包括SOSP、OSDI、FAST、USENIX ATC、MICRO、ISCA、ASPLOS、SC、SIGMOD、VLDB等国际学术会议和ACM TOS、IEEE TC/TPDS等权威期刊上百余篇;承担过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863项目、97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技术二等奖各1次。 |
特邀报告:Serverless计算系统软件栈思考 报告嘉宾:李克秋 天津大学 | |
报告摘要: 服务器无感知(Serverless)计算近年来发展迅速,正日益成长为云计算发展的新增长引擎,各大云服务提供商也都陆续推出了各自的Serverless计算平台。Serverless计算应用具有显著的小而短特征,为保障小而短函数应用的性能需求,云端厚重的软件栈面临资源效率的巨大挑战。本次报告,我们将讨论Serverless计算系统软件的已有研究,并讨论未来发展趋势。 | |
![]() | 嘉宾简介: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主任,天津市先进网络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重点在数据中心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包括1EEE/ACM Transactions系列国际著名期刊,以及INFOCOM、ICDCS、ICNP等网络领域国际著名会议,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
特邀报告: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 报告嘉宾:王新兵 上海交通大学 | |
报告摘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智能时代,智能时代的社会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智能化应用,智能化应用对机器的认知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机器认知智能的实现依赖的就是知识图谱技术。知识图谱是面向人类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多源、异质、泛在大数据,通过计算处理,识别出有效、新颖的知识,进而通过知识交互与呈现指导人类行为。在图文数一体化的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中,构建用于提取、表示与存储知识的技术是知识图谱的基础,而构建知识呈现与交互的知识系统和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发现与推理则是两个关键点。 | |
![]() | 嘉宾简介:王新兵,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CM中国理事会主席,曾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John Hopcroft计算机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所指导的三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分别被评为ACM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优秀博士论文,40余位毕业学生就职于全国各个高校。 |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