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摘要:众所周知,抒情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涉及我们的感知、情感、想象、记忆,以及价值评判等高级认知过程。因此,从认知与计算的观点来对抒情艺术创作机制进行研究,说到底就是要揭示其神经活动机制及其进行机器实现。本场学术报告,主要对我们二十多年在抒情艺术认知与计算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做一个汇报。内容包括抒情艺术认知机制、古典诗词计算生成、音乐机器创作算法、类人舞蹈机器表演以歌舞脑机混合智能等多个方面。希望有助于推动有关文化艺术遗产数字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讲者简介:周昌乐,男、汉族,生于苏州太仓,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和哲学系兼任教授,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厦门大学认知科学与知识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及其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开展心智仿造(意识建模、脑机协同、机器歌舞)、圣学发微、心法实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汉字机器识别、人工智能哲学、意识计算建模、动态认知逻辑、禅宗实证哲学、中医机器诊断、汉语隐喻计算、琴艺认知计算、机器抒情艺术等方面做出一些开创性的学术贡献,有的还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空白。先后被聘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基础数学、人工智能基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医诊断学、哲学(逻辑学、国学)等五个不同学科门类的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福州市古琴研究会名誉会长、厦门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厦门市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受聘为浙江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汕头大学、苏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兼职教授、合作教授或讲座教授。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