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摘要:随着沉浸式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领域开始使用沉浸式影像进行宣传和展示。与此同时,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设计的主题公园及博物馆项目也越发普遍。随之而来的中国文化遗产的符号化与图像化、新型的叙事方式、新技术与文化的结合等问题也愈发突出。报告从沉浸式设计的本体出发,梳理沉浸式影像的本质以及设计规律,将中国传统图像的叙事手法融入设计的内容之中,寻找到提炼特定中国文化遗产符号的方法,最后提出关于沉浸式影像在中国文化遗产展示领域的设计流程,从而为今后若干使用中国文化遗产的设计工程提出方向和设计方法。
讲者简介:骆駪駪(1981—),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及媒体学院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委员,光大青旅集团文旅智库专家顾问,国际沉浸影像协会(IMERSA)会员。研究包括沉浸理论、沉浸式影像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沉浸式影像在主题场景中的工艺流程设计。致力于在沉浸式影像领域中运用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方式,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对传统语境进行表达。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曾主持设计了国内外多项新媒体展演项目。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