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 登录
  • 注册
  • 欢迎您:hlladmin 退出
报名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首页
  • 组织结构
  • 征文通知
  • 会议注册
  • 会议内容
  • 主旨报告
  • 会议日程
  • 会场情况
  • 会议须知
  • 欢迎您:hlladmin
  • 退出
  • 登录
我要报名

特邀报告专家:  

 

     蒋宗礼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同步国家发展 着力造就计算机类拔尖创新人才

演讲摘要: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着力发展作为龙头的高等教育,它起着支撑引领国家战略实施的作用。而且计算机当今在各行业更新升级中也起着支撑甚至引领作用,所以,提高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水平更具重要意义。基于这一基本认识,报告将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如何有效落实这一重大任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的发力点,如何面向未来夯实学生的发展和创新基础,如何强化学生基于基本原理,特别是第一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向科学要效率、要质量、要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讲者简介:蒋宗礼,博士生导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CCF杰出教育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深专家,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首批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负责人,主编国家规划教材6部、国家精品教材1部,主持研制《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多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出版《本科人才培养 从经验走向科学 从粗放走向精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育专著,主编《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和荣誉三十来项。历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正、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教育工委正、副主任,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结论审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计算机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主讲编译原理、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基础等课程。

     李志民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报告题目: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 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新形态

演讲摘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 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新形态

讲者简介:李志民教授,现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兼任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志民教授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先后在清华大学、教育部外事司、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任职,2005年-2017年任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教授先后创办“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聚焦“双一流”--中国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多远?》《世界主要国家科研与学术体系概览》等多本专著。

     吴黎兵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探索

演讲摘要: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我们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课件的不断迭代更新,淘汰陈旧知识,补充网络新技术,突出课程的新颖性和前沿性。通过基于开源软件的协议分析、协议改进和安全增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工作原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讲者简介:吴黎兵,男, 教授/博士生导师, CCF杰出会员,CCF网络与通信专委副主任委员、互联网专委常务委员,曾任CCF理事和教育专委秘书长,YOCSEF武汉2012~2013年度主席,曾任CCF武汉分部秘书长,现任CCF武汉分部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物联网、机器学习、数据安全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湖北省创新群体、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可信软件重大研究计划等研究工作。在IEEE TMC, TIFS, TDSC, TII, TCC, TITS, TVT, TETC, ACM TOIS, TOIT, TOSN, TIST, INFOCOM, CVPR, SIGIR等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担任IEEE TVT、TMC、TCC、ToN、TKDE、TITS、TSMC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评审和通讯评审专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会评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重点专项会评专家。曾获SCI期刊IEEE System Journal 2019年度Best Paper Award。获得ICoC2016中国互联网学术会议Best Paper Award。2008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被评为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2010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魏  亮   博士、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团队总监

报告题目:AI时代可编程网络的应用探索

演讲摘要:首先介绍可编程网络发展历程,阐述软件定义网络及可编程网络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应用,其中包括P4可编程数据平面及创新应用、智能网卡/DPU发展趋势与落地实践等。重点介绍可编程网络在智算中心、大模型基础设施等场景中的应用。最后展望可编程网络技术在数据中心、6G网络、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讲者简介:魏亮,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现任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团队总监,江苏未来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监事、总工。国家发改委“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担任SDN网络组组长,网络技术社区SDNLAB创始人。2019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负责人。2020年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目前是中国计算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常务委员、互联网专委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未来网络工委秘书长。主要从事软件定义网络、可编程网络、确定性网络等未来网络前瞻技术的研究工作。曾作为项目参与人获得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王兴伟   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云际计算:挑战与实践

演讲摘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阐述了数字经济对云计算提出的新的要求,归纳了新一代云计算模式—云际计算面临的新的研究挑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基于此,介绍了东北大学已经和正在开展的面向云际计算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讲者简介:王兴伟教授,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云计算和网络空间安全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 9部;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培养奖励20余项。现任东北大学副校长。曾任东北大学网络中心主任、CERNET东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等。

     崔  勇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创新思维培养——假如我是互联网之父

演讲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创新思维培养——假如我是互联网之父

讲者简介:崔勇,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导,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奖励、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中创软件人才奖获得者,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 IPv6过渡工作组主席,曾任 IEEE TPDS编委,现任IEEE TCC、IEEE Network及IEEE Internet Computing期刊编委。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以及国家信息产业重大发明2次。他在IEEE Transactions等互联网领域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近100篇学术论文,获得了4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完成了4本学术著作,所提出的IPv6过渡技术被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制定为9项RFC,获得了3项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曾多次在MIT、斯坦福等大学和美国HP实验室、华为2012实验室等工业界研究院作报告。

    翟恩南   阿里云网络研究负责人、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

报告题目:AI时代的网络创新与思考

演讲摘要:本次报告首先分享我过去在耶鲁大学计算机系分布式系统教学课程的部分经历与思考(获Fall17校内课程最高评分);随后介绍当前阿里云全球基础设施网络(包括广域网、面向AI的高性能数据中心,以及边缘网),重点抛出当前AI时代的网络和十年前云计算刚出现时的网络技术上的区别,以及未来可能的技术趋势。最后引出AI时代我们的网络课程建设应如何进行教学以及学生的培养。

讲者简介:翟恩南,阿里云网络研究负责人,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2015 年于耶鲁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随后担任耶鲁大学研究型助理教授,2018 年加入阿里巴巴。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程序验证等,先后在这些方向的国际顶级会议如 SIGCOMM、OSDI、SOSP、NSDI 等累计发表 40 余篇论文。担任 SIGCOMM、NSDI 等国际顶级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获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一次。

     徐东来   湖南新实网络CEO

报告题目:网海无崖,上下求索

演讲摘要:从互联网诞生并发展至今,网络的架构、协议、应用、规模和流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日俱增的网络流量与复杂的业务需求给我们的网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大网络、大流量和大模型和的应用需求下,以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与网络创新科研为切入点,使用基于FAST架构的通用多核CPU加FPGA异构可编程平台系统为载体,为高校提供开源、开放、高速、高效、可编程和可定义的软硬件全系统可编程网络实验平台,助力高校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推动人才培养向科研型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实现民族复兴。

讲者简介:徐东来,国防科技大学硕士,湖南新实网络CEO。曾就职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云南分公司、云南电信网信集团、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国防科大创新网络可编程开源项目 NetMagic团队创始成员,FAST开源项目与社区创始成员与核心运营成员。从事计算机与网络通信领域研究近20年,主要研究时间敏感网络(TSN)、软件定义网络(SDN)、P4可编程实现 技术(RMT硬件流水线与软件编译器)、大容量高并发虚拟化接口、高性能网络I/O加速和软硬件协同并行加速。研制基于通用多核CPU加FPGA异构可编程平台系统,面向网络应用加速、可 编程网络架构与创新和时间确定性传输等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支撑与定制开发服务。已服务国内科研院所与高校近百家。

     持续更新中... ...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

京ICP备1300093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