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国家气候治理与能源低碳转型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双碳”目标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设备的运维更加安全和高效。
电力视觉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技术,是电力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的重要支撑技术。目前,通过无人机、机器人等巡检方式,获取的巡检图像和视频数量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电力智能巡检,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虽然在“发输变配用”各环节有众多进展,但仍有许多实际问题并未解决,故组织面向“双碳”目标的电力视觉技术论坛,邀请国内相关专家进行深入研讨。
论坛主席

赵振兵,CCF CV执委、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杂能源系统智能计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IEEE TIM编委;CCF高级会员;IEEE PES人工智能分委会理事,CES人工智能与电气应用专委会委员,CCF YOCSEF保定2021-2022主席、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标准工委委员;ICPDS 2021程序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电力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第1作者出版专著2部,在IEEE TPWRD、TDEI、TIM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或会议上发表SCI或EI收录等论文50余篇;主持纵向课题10项;主持电力企业合作课题10项;以第1完成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6项。
论坛主席

鲁斌,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个人简介: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复杂能源系统智能计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CCF高级会员,河北省能源电力知识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保定市知识计算与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精英论坛2020/2021保定分论坛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智慧电力工作组组长。
长期从事智能计算与计算机视觉、综合能源系统与大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6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校内第一完成人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出版专著3部,获专利8项,发表SCI、EI论文68篇,主持横向课题18项。
嘉宾

刘亚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青年长江学者
演讲题目:电力视觉技术落地的瓶颈在哪里
演讲摘要:目前电力视觉技术已在发输变配用各个电力场景中广泛应用,虽然对于某些场景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但几乎所有的视觉处理结果都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需人工核查,例如能识别“有没有”而不能识别“有到什么程度”等,导致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说电力视觉技术还没有真正实现完全的落地应用。针对电力视觉技术落地问题,从 “发输变配用”各环节深入挖掘其瓶颈。
个人简介:刘亚东,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长期从事数字化电力装备相关的研究,近年主持参加多项国自然基金项目,国重研发,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总部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项,其中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第九届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荣誉称号和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
嘉宾

齐冬莲,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如何构建可信可靠可解释的电力视觉系统
演讲摘要:针对电力行业业务、需求、成本、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与难点,如何挖掘电力视觉系统的功能需求,构建更为符合电力行业需求的视觉系统架构、缺陷数据库、检测算法与系统,突破电力视觉系统落地应用瓶颈,增强视觉系统的可信、可靠、可解释性,对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简介: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杰青、151人才。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IEEE PES中国智能电网与新技术集成应用分委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新型电力系统智能感知、集群控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等项目/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1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
嘉宾

雷孝平,博士、科技部研究员
个人简介:博士,研究员。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负责人,Scientometrics、JASIST、高技术通讯等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发展研究、重点科技领域分析研究、科技政策与科技战略研究等。
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其中包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目前是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人工智能治理与安全能力评估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发表SCI/EI等各类学术论文50余篇。
相关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人工智能相关信息报送和专题研究报文获部级领导批示7项。
嘉宾

吴春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计算所人工智能总工程师、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委员
个人简介: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计算所人工智能总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委员、IEEE TNNLS等5个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承担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引用量超4500次,获人工智能领域国际会议最佳论文4次,IEEE ICDAR手写汉字识别竞赛世界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