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工业智能化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利用智能算法和智能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工业系统的可靠性,并优化生产过程,通过赋予工业系统自感知、自比较、自预测、自优化和自适应能力,能够发现、解决或避免工业系统中的可见和不可见的问题。而机器视觉是与工业应用结合最为紧密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图像的智能分析,使工业系统具有了基本的识别和分析能力。随着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逐渐深入,智能制造的逐步推进,工业视觉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落地而逐渐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种场景之中。本论坛旨在探讨纺织、汽车电子、钢铁等传统行业中的工业视觉技术与应用,以及工业视觉走向工业智能的演进之路。
论坛主席

殷绪成,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文档图像分析与识别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工业智能应用技术,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连续四届荣获国际文档分析与识别大会技术竞赛共15项冠军,获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成员)。
共同主席

朱超,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
个人简介: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智能交互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视觉目标检测与识别、图像/视频多模态表征与分类、图像处理与内容感知等,在领域主流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腾讯企业合作等项目,并在多项国际计算机视觉领域评测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嘉宾

王金桥,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
演讲题目:基于小样本学习的工业视觉及行业应用
演讲摘要:随着智能制造的产业化升级,工业视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业视觉特别是缺陷检测技术能够极大地改善工业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促进智能制造的发展。然而,工业缺陷检测技术存在着缺陷样本数据稀缺、零样本缺陷识别效果差、缺陷样本泛化能力弱、缺陷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我们面向纺织和汽车电子等领域,探索小样本学习的工业缺陷检测技术、基于Transformer结构的零样本缺陷检测技术、基于提示学习的缺陷检测模型迁移技术等方法,并实现面向工业制造的智能视觉检测平台及缺陷检测,达到了鲁棒可靠识别效果,形成了标准化软硬件解决方案。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大模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博导,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岗位教授,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秘书长,主要从事多模态大模型、视频分析与检索、大规模目标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共发表包括IEEE国际权威期刊和顶级会议论文300余篇,国际期刊50余篇,国际会议220余篇。完成国家标准提案3项,发明专利36项,10项国际视觉算法竞赛冠军,新时代中国经济创新人物,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创新银奖。
嘉宾

徐科,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博导
演讲题目:5G+工业视觉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
演讲摘要:工业视觉是监控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工业视觉已经成为了工业界应用的热点。以视觉检测在工业生产线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技术难题、未来发展趋势为重点进行介绍,同时也将对5G+视觉在冶金工业和钢铁生产应用中的难点问题进行阐述。
个人简介: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博导,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华为-北科大“5G+工业视觉联合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机器视觉、工业检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2本,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
嘉宾

彭思龙,CCF副秘书长、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个人简介:中科院数学所博士,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自动化所智能制造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中科苏州机器视觉技术研究院院长。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发表论文300余篇,累计获得政府科研资金支持超过3亿元。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CCF杰出贡献奖等。
嘉宾

李明,中国广核集团在役检查专业首席专家
个人简介: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广核集团在役检查专业首席专家。全国焊标委试验和检验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测试技术及仪表专委会委员,中国特检协会检测技术应用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能源领域关键设备的无损检验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工作。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奖项10余项。
嘉宾

杨德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煤矿军团冶炼业务高级专家
个人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煤矿军团冶炼业务高级专家,2019年起聚焦并参与十余个钢铁行业5G、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先后参与了AR远程辅助装配,宽厚板粗轧自动转钢,热轧棒材表面质检,炼钢行车智能调度,皮带智能检测等场景,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当前主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应用场景,实现钢铁行业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