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时间:10月23日上午9:00
论坛地点:珠海国际会议中心501B会议室
论坛主席:翟季冬、方建滨
翟季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智源青年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计算、性能评测、编译优化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国际会议和期刊。其中SC14论文入选会议Best Paper Finalist,ICS21论文获Best Student Paper奖。担任NPC 2018程序委员会主席、IEEE Cluster 2021领域主席、国际学术期刊IEEE TC、IEEE TPDS、IEEE TCC和JPDC等编委。担任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教练,指导的团队共十次获得世界冠军。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IEEE TPDS杰出编委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方建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研究员。2014年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从事并行编程模型与编译器实现、并行程序性能分析与优化等方面研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天河/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编译系统研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防预研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在SC、PACT、IPDPS、ICPP、TPDS、FGCS、PARCO等国际会议与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总引用次数1300余次,入选ICPE2014最佳会议论文;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论坛简介:
随着摩尔定律的逐渐放缓,大规模异构高性能计算机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流。庞大的系统规模以及复杂的系统结构导致在大规模异构高性能计算机上编写高效率的并行程序变得日益复杂。本论坛主要围绕在当前以及下一代高性能计算机上,如何开展易用的并行编程模型、程序性能分析和优化和高效的运行时环境。希望通过论坛的研讨,能够深入剖析下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的编程痛点,思考可能的编程模型,降低用户编写并行程序的复杂度。
论坛日程:
主持人:翟季冬 清华大学,方建滨 国防科技大学 | ||
9:00-9:25 | 神威加速计算架构的创新与实践—编程环境和优化 | 王飞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
9:25-9:50 | 申威异构众核处理器的OpenCL编译优化技术 | 刘颖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
9:50-10:15 | 面向天河超级计算机的并行编程模型与实现 | 方建滨 国防科技大学 助理研究员 |
10:15-10:30 | 中场休息 | |
10:30-10:55 | 面向众核处理器的Stencil计算代码自动生成和编译优化技术探索 | 杨海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
10:55-11:20 | 低延迟高吞吐的机器学习推理系统 | 陈全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
11:20-11:45 | 基于国产超级计算机的百万亿参数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训练 | 翟季冬 清华大学 长聘副教授 |
讲者信息:
讲者:王飞
讲者简介:
王飞,高性能计算领域专家,长期从事我国自主可控高性能处理器的编程环境与编译器研制,担任过多个国家重大项目主管设计师和总师组成员。是“神威·太湖之光”基础编译系统的主要设计者,带领团队完成申威异构众核基础编译器、基础函数库及二进制工具链设计,实现了核组级和全芯片级的共享内存加速计算编程模型,以及高效能的编译优化支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处理器体系结构、软硬件协同设计、编程模型、编译器与编译优化。
讲者:陈全
讲者简介:
陈全,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云计算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一等奖。获2017年IEEE TCSC Award for Excellence (Early Career Researcher)、阿里青橙奖。担任Frontier of Computer Science期刊青年编委;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各企业的创新研究计划项目等。
讲者:杨海龙
讲者简介:
杨海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CCF高级会员、CCF体系结构专委委员、CCF传播工委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性能分析与优化、分布式与并行计算、编译优化技术。目前已在SC、ISCA、ASPLOS、ICS、ICPP、CLUSTER、TPDS、TOCS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担任CLUSTER21体系结构领域共同主席,TPDS、TC、JPDC、FCS等期刊审稿人。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讲者:刘颖
讲者简介:
刘颖,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编译技术相关技术研究十余年。曾作为技术骨干,参与面向国产龙芯处理器的编译优化技术研究,所开发的龙芯高性能编译器loongcc,性能超过同时代gcc编译器30%以上。近年来,她在异构加速器编译系统方面开展研究,开发了支持国产异构加速器的OpenCL编译系统。
讲者:方建滨
讲者简介:
方建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研究员。2014年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从事并行编程模型与编译器实现、并行程序性能分析与优化等方面研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天河/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编译系统研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防预研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在SC、PACT、IPDPS、ICPP、TPDS、FGCS、PARCO等国际会议与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总引用次数1300余次,入选ICPE2014最佳会议论文;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讲者:翟季冬
讲者简介:
翟季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智源青年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计算、性能评测、编译优化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国际会议和期刊。其中SC14论文入选会议Best Paper Finalist,ICS21论文获Best Student Paper奖。担任NPC 2018程序委员会主席、IEEE Cluster 2021领域主席、国际学术期刊IEEE TC、IEEE TPDS、IEEE TCC和JPDC等编委。担任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教练,指导的团队共十次获得世界冠军。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IEEE TPDS杰出编委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