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时间:10月22日下午14:00
论坛地点:珠海国际会议中心501A会议室
论坛主席:张志远
张志远,中国人民解放军91001部队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长期从事海洋环境数值预报和高性能计算一线工作。在海洋环境数值模拟与高性能计算技术结合、业务化应用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或参加军内外重大专项10余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专项课题组长,海军高新技术人才工程培养对象,荣立三等功1次,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论坛简介:
分论坛将立足海洋预报领域的高性能计算学科前沿,面向未来面向全球面向海洋预报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战线的专业工作者。论坛形式:报告形式,邀请6位领域内资深专家作报告,并与现场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论坛日程:
主持人:张蕴斐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研究员 | ||
14:00 - 14:10 | 论坛主席发言 & 特邀嘉宾介绍 | |
14:10 - 14:40 | 气象海洋数值预报高性能计算发展与思考 | 赵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14:40 - 15:10 | 高性能计算在海洋信息业务中的应用 | 崔晓健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
15:10 - 15:40 | 从研究到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甚高分辨率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 | 闫炎 中国人民解放军93110部队 |
15:40 - 16:00 | 茶歇 | |
16:00 - 16:30 | 基于时序卷积神经网络的SST短期预报智能订正研究 | 王关锁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16:30 - 17:00 | DASSO: A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for the Southern Ocean that utilizes both sea ice concentration and thickness observations | 杨清华 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17:00 - 17:30 | GPU并行加速在海洋数值预报中的应用探索 | 原野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讲者信息:
讲者:赵军
个人简介:
赵军,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数值气象海洋研究所副所长。1994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系统工程与数学系应用数学本科毕业;2007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气象海洋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研究、开发和建设工作,以及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并行算法软件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讲者:崔晓健
个人简介:
崔晓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海洋信息化、海洋经济、战略规划和海洋综合管理相关科研和业务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开展国家智慧海洋工程项目设计论证,组织完成国家海洋云平台建设,获省部级奖励7项,参与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
讲者:闫炎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业务研发与运行维护。主要研究甚高分辨率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技术和机器学习模式后处理订正技术,实现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的预报系统搭建和并行优化。
讲者:王关锁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数值模式高效并行算法开发、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技术实现和大气-海浪-环流耦合模式发展,主导军民业务化预报系统建设和其推广应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平台学科方向的首席。发表文章26篇,完成专利3项目,专注两部。
讲者:杨清华
个人简介:
杨清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极地海冰和气候变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得施雅风冰冻圈与环境基金青年科学家奖、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全国海洋系统优秀科技青年,参加四次极地科考。
现担任世界气象组织极地预测计划(PPP)科学指导组委员、《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和《冰川冻土》编委。
讲者:原野
个人简介:
原野,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专业。现为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从事海啸灾害预警技术研究及业务化应用工作。担任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建设工作组主席,《海洋气象学报》编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合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6项等。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