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CCF HPC China 2021)
  • 登录
  • 注册
  • 欢迎您:hlladmin 退出
报名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首页
  • 会议动态
  • 会议日程
    简要日程主会场日程分会场日程前期活动日程
  • 本期嘉宾
    特邀嘉宾论坛主席
  • 主题论坛
    10月20日10月22日下午10月23日上午10月23日下午
  • 组织机构
  • 大会征文
    征文通知论文录用结果论文推荐结果
  • 参会指南
    酒店预订交通指南防疫须知
  • 资料下载
  • 合作单位
  • 历届回顾
    历届回顾-2020历届回顾-2019历届回顾-2018历届回顾-2017历届回顾-2016历届回顾-2015历届回顾-2014历届回顾-2013
  • 联系我们
  • 会议介绍
  • 往届概况
  • 大会热点
  • 欢迎您:hlladmin
  • 退出
  • 登录
我要报名
10月22日下午

第五届超大规模科学计算可视分析论坛

时间: 2021.07.20

论坛时间:10月22日下午14:00 

论坛地点:珠海国际会议中心401C会议室 

论坛主席:肖丽  


肖丽,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科学计算可视分析算法研究和软件研制,负责及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973项目专题、863项目子课题、部委基金等十多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


论坛简介:

    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范围正不断地扩展,其计算能力正不断地增强。由之产生的科学大数据在数据规模和复杂性等方面迅猛增长。作为理解科学大数据重要手段的可视分析,在复杂物理规律可视表达、大规模数据高效处理、用户界面便捷友好等方面临诸多挑战性。这些挑战的解决有赖于可视分析基础理论与算法研究者、软件研制者、工具使用者、高性能计算环境运维者乃至高性能计算机研制者的共同努力。本论坛邀请来自计算机研制单位、超级计算中心、优势高校和科研机构、重要应用行业单位的一线科研人员,从科学计算可视分析实际应用需求、基础理论与算法研究、软件研制/部署/应用/服务等多个角度,交流科学计算大数据在分析与理解方面面临的挑战性难题和技术态势;为致力于可视分析研究与应用的研究人员搭建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共同寻求实现科学大数据高效分析与可视化的可能途径;为促进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效能,群策群力。


论坛日程:


主持人:肖丽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14:00-14:20

论坛开幕

主持人:王昉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14:20-14:50

大规模流线高效压缩技术

王文珂 国防科技大学

14:50-15:20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融合超分辨率流场重建与可视化

单桂华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15:20-15:50

科学数据的抽象表示及交互方法

陶钧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15:50-16:10

茶歇

16:10-16:40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科学数据可视分析

陶煜波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16:40-17:10

具有富语义数据模型的高层I/O软件库

夏芳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17:10-17:40

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的流场可视化协作框架

杨超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讲者信息:


讲者:王文珂

个人简介:

    王文珂,博士,副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可视化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科学可视化的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金、装备预研、国家重大专项、国家973、军口863等多项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讲者:单桂华

个人简介:

    单桂华,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先进交互式技术与应用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人机交互。近五年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大装置课题、中科院先导项目子课题、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课题、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中科院与中移动战略合作项目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讲者:陶钧

个人简介:

    陶钧,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及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5年获得密歇根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15至2018年于圣母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任博士后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大规模科学模拟数据的可视化,尤其是深度学习,信息论,优化方法,和交互探索方法在流场可视化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大规模科学数据的高性能分析方法的研究。


讲者:陶煜波

个人简介:

    从事科学计算可视化、可视分析和电磁计算,在IEEE TVCG、TIP、TAP、ACM TIST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和IEEE VIS、EuroVis、IEEE PacificVis等国际可视化和可视分析会议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数据可视化》专著,IEEE VAST Challenge 2015挑战赛获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项和国家重点研究计划两项等。


讲者:夏芳

个人简介:

    夏芳,高级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委委员。199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2007年获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数学专业理学硕士。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从事大规模科学数据存储、管理与可视化技术研究,负责并参与多项国家科技装备、科技部、院内基金及指令性项目,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讲者:杨超

个人简介:

    杨超,博士,毕业于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就职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主要从事流场可视化、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参与国家863/973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检索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3项。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

京ICP备1300093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