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分布式计算大会(CCF Computility) 暨 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 (DPCS 2024)
  • 登录
  • 注册
  • 欢迎您:hlladmin 退出
报名 团报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首页
  • 会议介绍
  • 组织机构
  • 会议动态
  • 大会日程
  • 主旨报告嘉宾
  • 专题论坛
  • 竞赛单元
  • 参会指南
  • 会议资料下载
  •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赞助和参展(持续招商中)
  • 会议资助
  • 投稿指南
  • 博士生和青年学者论坛
  • 欢迎您:hlladmin
  • 退出
  • 登录
我要报名
专题论坛

超算互联网技术论坛

时间: 2024.05.09


论坛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和“东数西算”工程的加快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我国拥有丰富的算力资源和强劲实力,然而算力中心的特色多样化、空间离散化、运营独立化,以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化和算力碎片化等现状,制约着算力价值的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设超算互联网等新型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加快算力、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本论坛将邀请产学研各界专家,共同研讨超算互联网技术的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和建设方法等内容,介绍超算互联网技术在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的最新动态。


超算互联网技术论坛报告安排

论坛主席

肖侬教授、陈志广教授

特邀报告1

卢凯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研制国产超算系统,构筑算力网络基石

特邀报告2

唐卓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超算算网与省域算网关键技术探讨

特邀报告3

孟祥飞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

面向算力网络的可靠存储关键技术

特邀报告4

何铁宁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智慧共生,释放生产力-—超算互联网起航之旅

特邀报告5

余跃 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

面向异构算力网络的OpenI启智社区

特邀报告6

黄聃 中山大学副教授

超算应用互联网服务体系

时间:2024年7月27日  下午

地点:吉林省长春市安华假日宴会中心厅B


论坛主席及介绍


肖侬

中山大学

肖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CF 会士。长期从事大规模存储、系统结构和高性能计算相关研究。曾任“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863重大项目“高效能计算机与网格服务环境”总体专家组专家,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特等奖和一、二等奖7项。负责过863项目、973课题、NSFC重点项目等16项。合著教材3 本,授权专利3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







陈志广

中山大学

陈志广,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副主任,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大规模存储系统、并行与分布式计算、高性能计算与超级计算机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企业横向项目5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奥林帕斯先锋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PPoPP、WWW、TC、TPDS、TACO等CCF A/B类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项,参与编写教材3本。








嘉宾及报告介绍


卢凯

国防科技大学

卢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与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方向教学科研工作,是银河、天河团队的带头人。领导研制的天河超级计算机、麒麟操作系统、飞腾微处理器玉衡网络设备在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库、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军队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求是”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报告题目:研制国产超算系统,构筑算力网络基石


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国陆续建设了十余家国家级超算中心,各超算中心在软件研发、数据库构建、应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一步在这些超算中心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形成超算互联网是我国不断完善超算应用生态的重要举措。超算系统是构筑超算互联网的基石。本报告分析了我国典型超算系统的体系结构特征、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发展现状,展示了国产超算系统对构筑超算互联网的巨大支撑作用。







唐卓

湖南大学

唐卓,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总工程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政务算力网络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执行主任,湖南大学先进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3项)、青年项目(1项),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二十余项。在领域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逾千万元。牵头制定发布国产化云计算技术省部级通用标准1项。担任多个SCI期刊的客座编辑,OpenStack开源云社区云级联组件的创始人之一。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奖和湖南省优秀博士后奖。


报告题目:超算算力网与区域算力网关键技术探讨


报告摘要:算力网络指依托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网络连接,整合网、云、数、智、安、边、端、链等多层次算力资源,提供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等一体化服务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立超算算力调度和算力需求对接平台,是提升超算算力使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而区域算力网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区域内主要算力中心的资源融合与协同调度能力。将汇报算力互联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算互联网与省域内算网构建的关键技术,包括云网融合架构、多云环境下的任务协同计算与调度、算网融合与数据协同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前沿进展以及原型系统研制情况。







孟祥飞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孟祥飞,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负责人,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优秀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者。长期负责我国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研发与开拓,主要研究方向涉及高性能计算技术,超级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平台构建与应用等。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超过二十项,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项目负责人,并组织实施材料基因工程、工业软件等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和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


报告题目:面向算力网络的可靠存储关键技术


报告摘要:超级计算作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驱动,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和综合国力象征,全球各国均不断寻求新一代超算系统的技术突破。国家战略推动建设超算、智算中心等新基建基础设施,将算力明确为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报告首先阐述超级计算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其次详细介绍以超算互联网构建创新发展新底座,最后提出国家新一超算研制与超算互联网构建,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新质生产力坚实底座。







何铁宁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何铁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专家组成员,气象协会副会长、计算机仿真协会副理事长、CCF高性能计算常委、计算爆炸力学专委、《计算机仿真》副主编。何铁宁副主任长期从事大型计算机系统、高性能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计算流体动力学及模拟仿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有二十年的数据中心和高性能主资源中心的管理经验,主持完成了算力一体化平台等多项任务,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报告题目:智慧共生,释放生产力-—超算互联网起航之旅


报告摘要:超算互联网连接产业生态中的算力供给、应用开发、运营服务、用户等各方能力和资源,并以互联网的思维运营超算中心,构建一体化的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建立类“京东、淘宝” 模式的应用商城,降低超算应用门槛,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易用的算力服务。超算互联网不仅要在各算力中心之间形成高效数据传输网络,更要构建和完善全国一体的算力调度网络和面向超算应用的生态协作网络。连接供需、拓展应用、繁荣生态,打造国家先进算力底座,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余跃

国防科技大学

余跃,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AITISA联盟算力网络推进组组长,OpenI启智开源平台运营中心主任,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开源软件、群体智能、云计算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在CHI、CSCW、TSE、ICSE、FSE、ASE等软件领域国际重要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1次、IEEE TCSE杰出论文奖1次,作为技术负责人牵头开展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重点开源社区OpenI启智社区基础平台、算力标准与生态建设。


报告题目:面向异构算力网络的OpenI启智社区


报告摘要:报告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型计算需求,聚焦如何将广域分布的多样化异构算力中心联接成一体化、网络化、服务化的算力网,在算力中心云际互联、网络高效传输、任务跨域协作等方面形成核心关键技术体系,为开发者搭建开源创新平台。OpenI启智社区作为算力网开源实验床,围绕国内AI开源人才培养、优秀开源项目孵化、国产开源生态建设等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实践,搭建了支持代码托管、数据集管理、模型托管、在线调试/训练/推理/评测等AI操作的一站式AI开发流水线,也是当前全球唯一在线开放英伟达GPU、华为NPU、燧原GCU等多样化算力的公益平台,社区累计对外提供普惠算力超260万卡时,支持了超15万AI垂直开发者的开源创新活动。







黄聃

中山大学

黄聃,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百人计划”副教授。2018年8月获得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从事超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发展的技术、系统和应用研究和实现。研究方向包括:并行计算和IO优化、高性能人工智能系统、大规模科学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C, IEEE TPDS, PPoPP, IPDPS, ICDCS, ICS, ICPP等期刊和会议。


报告题目:超算应用互联网服务体系


报告摘要:超级计算是国家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强力引擎。过去二十年我国超算系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天河、神威、曙光等国产超算系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随着我国各个领域超算应用需求的迅猛发展,如何聚合和统筹调度管理广域分布异构的各个超算中心资源,尤其是形成以应用为中心的超算互联网一体化服务运行环境,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超算应用服务,提升超算资源使用效率和均衡性,是我国超算领域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报告聚焦如何突破多超算中心异构资源的模型化和服务化、广域分布自治资源共享使用和协同运行管理、跨域社区化领域应用服务平台构建等科学技术问题,实现多中心联邦协同一体化服务运行管理系统,建立生物医药、材料设计、工业制造和大气海洋等领域社区化应用服务平台和一体化超算服务环境。







当前内容可能存在未经审核的第三方商业营销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取消
微信公众平台广告规范指引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该账号因违规无法跳转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

    京ICP备1300093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