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1月13日下午
地点:浙江湖州
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吴文峻
论坛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数字化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智能服务在科技数据、共享出行、电信客服、智慧金融、健康医疗、数字互娱等不同行业的重要性均变得越来越高,使得智能服务产业应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此同时,随着RESTful和微服务等新服务技术不断涌现,服务软件从简单同构系统发展为环境开放、场景跨域、业务复杂的服务生态。系统规模和架构复杂度的不断增加,数据种类和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加,使相关智能服务理论研究和产业落地面临着巨大挑战。论坛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基于人工智能与服务科学的智能服务计算全周期解决方案,为研究和探讨智能服务最新学术和技术成果提供一个跨学科和跨行业的交流平台,共同促进相关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论坛日程安排:
时间 | 主题 | 主讲人 |
14:00-14:05 | 开幕式 | 吴文峻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4:05-14:30 | 知识驱动的云边协同技术 | 张文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14:30-14:55 | 知识图谱与智能服务 | 陈华钧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14:55-15:20 | 数据智能:大规模科技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科技情报领域的应用 | 王德庆副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
15:20-15:40 | 阿里云CDN架构向边缘云原生演进之路 | 周哲 阿里边缘云高级技术专家 |
15:40-15:55 | 休息 | |
15:55-16:15 | 大型企业工作流平台应用技术分享 | 于卓,中电普华公司技术总监 |
16:15-16:35 | 智能理财服务平台微服务架构分享 | 徐进,恒生研发中心-高级架构师 |
主题报告1:知识驱动的云边协同技术
主讲人:张文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摘要: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时精准的互操作将是未来应用场景的重要需求之一——“端”不仅需要在本地及时地响应各种需求,同时又依托于远程强大的“云”能力持续提升自身的智能性。云边协同技术将是一种支撑服务的新型技术形态,而其中知识的获取与应用将是重要的推手。
个人简介:张文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与SaaS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主持过“核高基”重大专项、863课题、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过近百篇学术论文,获技术发明专利二十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主题报告2:知识图谱与智能服务
报告摘要:本报告首先概要介绍了知识图谱的发展历史和关键技术要素。然后从低资源条件下的知识图谱构建、融合符号规则与表示学习的知识图谱推理、大规模结构化知识预训练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知识图谱的若干学术前沿进展。接着以中医药知识工程、阿里藏经阁知识引擎等为例,介绍了知识图谱赋能数字智能服务的应用实践。
主讲人:陈华钧,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图谱、大数据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在WWW/IJCAI/AAAI/KR/ACL/EMNLP/VLDB/KDD/ICDE/ ACM MM/TKDE/ Briefings in Bioinfomatics等国际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国际语义网会议ISWC2006最佳论文奖(一作)、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科技奖一等奖、阿里巴巴优秀学术合作奖、中国工信传媒出版集团优秀出版物一等奖等奖励。牵头发起中文开放知识图谱OpenKG,服务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知识图谱大会CCKS2020大会主席、Elsevier Big Data Research Journal. Editor in Chief.
主题报告3:数据智能:大规模科技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科技情报领域的应用
主讲人:王德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
报告摘要:数据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不可或缺的资源,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而科技领域的数据资源主要以科研成果为载体(论文、专利、项目、标准、获奖等),是广大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全球的科技文献规模达2亿多条,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多达500万篇。本报告主要针对亿级规模的科技大数据的整合和大规模科技知识图谱的构建为切入点,介绍相应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同时,以基于知识图谱的科技情报领域应用为服务案例,介绍数据智能服务的现实应用场景,实现数据驱动的科技热点自动发现、科技趋势自动分析和科技智能决策等智能服务,有力支撑我国科技管理部门的决策。
个人简介:王德庆,博士,2015年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和科研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防创新特区重点项目1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5项,企业课题10项。作为负责人研发知兔APP(iOS、安卓市场)、科技搜索2.0(kejso.com)、标准大数据平台(bigdata.cssn.net.cn)均已上线运行并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顶级期刊TKDE发表SCI论文15篇,并在AAAI、IJCAI等知名国际学术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发表EI论文18篇,授权专利3项;编写国家标准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
主题报告4:阿里云CDN架构向边缘云原生演进之路
主讲人:周哲 阿里边缘云高级技术专家
报告摘要:介绍阿里云CDN的架构整体演进的背景,怎么通过架构演进解决CDN运维过程中的发布效率、问题排查效率、架构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随着边缘计算、云原生等场景和技术发展,通过CDN on ENS技术延展,沉淀成边缘云原生解决方案和产品化能力,最后介绍下边缘云原生的整体运维体系。
个人简介:阿里边缘云高级技术专家,负责过CDN节点系统的研发,推进阿里CDN云化的改造,目前主要带领团队做边缘计算容器服务产品化,致力于设计边缘云原生解决方案,沉淀边缘容器平台能力,使边缘应用创新更简单。
主题报告5:大型企业工作流平台应用技术分享
报告摘要: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在此基础上为了保持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传统工作流程与高度信息化系统的结合正在成为关键内容,并且呈加速状态,而其中工作流技术在现代企业级项目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大型企业级工作流平台具有用户稳定、流程复杂(回退多)、流程固定等特点,围绕大型企业级工作流平台整合过程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从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未来信息化一体化目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当前业界主流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向,从平台介绍、平台架构与技术特点、应用实践三个方面分享大型企业级工作流平台的建设案例,期望以此为大型企业级工作流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持续优化和改进业务流程提供借鉴.
报告人: 于卓,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毕业,中电普华公司10年工作经验,其中7年流程管理工作经验。现任能源物联及区块事业部技术总监。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并多次被公司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信产集团流程管理技术专家;
主题报告6:智能理财服务平台微服务架构分享
报告摘要:智能理财服务平台将引入智能服务适配框架,支持微服务的统一注册、流量管控、 自动化清算和快速清算等功能,实现理财产品的智能管理,自动快速完成交易数据的清算处理,达到货币支付、快速对接、分布式部署、智能高效等新特性。
报告人:徐进,恒生研发中心-高级架构师,曾任恒生领域建模平台产品经理,上海清算所综合业务系统、香港联合交易所商品交易平台、天弘基金新一代技术平台、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现货交易系统首席架构师,中债登新一代技术平台系统架构顾问等职。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