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大数据、元宇宙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改革不断推向新的高潮,引发了高等教育在理念、模式、教学、学习、方法、环境、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数字颠覆”。面向知识和能力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教育正在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的重要驱动力与支撑力量。计算机教育首当其冲,直面这些机遇与挑战,并呈现出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服务化的发展新趋势。当前,人们在积极探索数智化时代计算机教育与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和未来发展的新模式与新形态。本报告介绍了国内外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高等教育数字化的要素与层面;结合慕课的发展方向,提出来 IMOOC 与 OMC 等新型数字课程的新形态;针对数智化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敏捷教育、智慧教育、元宇宙教育、服务型教育等未来计算机教育的新形态;还围绕如何利用 AI 赋能教育与能力培养,提出了“能力要素度量矩阵”新概念,建立面向学生能力提升的计算机教育新模式。最后,提出了关于数智化时代计算机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讲者简介:徐晓飞,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 会士与理事;兼任教育部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教育部新工科工作组成员、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等。他在服务计算、服务科学与工程、企业计算与大数据分析、软件工程等领域研究多年,率先提出了大服务、元宇宙服务、元宇宙服务空间等新概念及新理论,负责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担任过 IEEE ICWS、SCC、ICSOC、CCF ICSS、CCF NCSC 等大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 30 多次;获 IEEE TCSVC 杰出领导力奖、CCF60 周年杰出贡献奖、CCF 服务计算终身学术贡献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省级教学与科研成果特等 / 一等 / 二等奖 10 余项。指导出博士 36 人、硕士 100 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