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 在工程认证的实践中,课程作为最基本的单元承担着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也是形成性评价与持续改进的生力军。报告首先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的内在联系出发,论述如何设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如何对课程目标进行量化考察以及课程目标如何持续改进。结合工程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针对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指标体系,在目标导引、产业融合和校企合作中课程内容不断改造和强化实践环节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定量考核,检验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并实现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量化支撑,从而实现实现工程认证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机融合。
讲者简介: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认证协会骨干专家,主持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工程实验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9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华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排名1),获教育部-IBM精品课1门、教育部-微软精品课1门、广东省资源共享课1门。参编《中国软件工程知识体系C-SWEBOK》和《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