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针对智能信息系统“元宇宙”如何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新型虚实相融应用的挑战性难题,阐述了交互是高阶的认知手段,交互学习与记忆是核心关键技术,支撑系统、子系统之间交互学习与记忆的知识语义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Metamodel Framework for Interoperability),按需交互的需求知识RGPS元模型及其交互学习方法、交互记忆的MFI(O-RGPS)机理,及其ISO/IEC 19763-3,5,7,8,9五个标准的系列技术。提出了“新型虚实相融”交互认知的MFI互操作性与虚拟化解决方案。发现并揭示了交互记忆智能具有类脑神经机制的LTP(Long Time Process) 特性,即“长时记忆要回到短时记忆才能被提取与重现”的机理。给出了交互智能让“元宇宙”生态系统、子系统间“异构集成”创新1+1>2增值服务的智慧应用案例,以及北斗-3号“元宇宙”可互操作与虚拟系统的设计,及其智能PNT创新发展应用等。
讲者简介: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首任主任(1985年-1995年),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的首任理事长。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多年来钻研软件智能化服务工程,攻克从数据到系统层级的模型知识语义互操作性治理技术,模型及其碎片的异构集成等智能可集成服务难题,全部成功的推向了国际,成功主导研制了ISO/IEC 19763-3,5,7,8,9五个标准的系列,2015年由ISO颁布执行、全球推广应用,首次实现了我国软件原创性技术成为ISO标准系列的实质性突破。拥有知识产权4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被武汉大学图书馆“珞珈文库”典藏)。曾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TSC)编委,TSC专集:Cloud Services Meet Big Data,2018的客座编辑。以第一完成人,先后两次获得ISO/IEC“特别贡献”国际奖,国家“金牛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CCF及中国发明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特等奖等共22项奖励。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2年当选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