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量子计算的发展给当前的密码算法体制带来威胁,抗量子的密码算法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RSA、ECC等算法。NIST在7月5日确定了四个后量子密码的标准算法,并开启了新的签名算法征集。与此同时,这些算法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依旧在被积极研究。本报告将围绕后量子密码的发展历程,标准化进程,理论与工程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介绍。随后将介绍我们团队在后量子密码快速实现与侧信道攻击等方向的多项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以后量子密码为底座,构建抗量子的隐私计算技术体系的前沿研究方向。
讲者简介:刘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之江实验室基础理论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兴趣为可信智能计算相关技术包括密码学、隐私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等。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人才计划。曾获得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一等奖、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ACM SIGSAC中国新星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等学术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课题和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