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针对医疗领域关键的临床问题,应用数字化技术将大力推进医疗数据治理、诊疗新技术研发以及医疗模式创新的发展。数字医疗检测筛查、诊断、治疗、预测技术的应用将增强医疗服务技术能力、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服务体验、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望打破现有的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眼科同样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但眼科疾病大多可以通过影像检查直观地诊断,因而具有丰富的数据类型及海量的临床数据,十分需要也非常适合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技术。因此,我们制定了谋一域促全局的战略方针,以眼科为切入点,围绕数据治理、智能诊疗技术研发和落地应用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让数字医疗贯穿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等的临床场景,创新实践了“三级诊疗”服务模式,推动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讲者简介:林浩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集医教研防一体,历年全国眼科第一)中心副主任(副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与生物医学信息学系主任,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眼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双学科博导。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青联常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优秀结项),并兼任亚非眼科学会(Afro-Asian Council of Ophthalmology)亚洲办公室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青联副主席,广东省青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100余篇,涵盖Nature、Nature Medicine、Science、The Lancet、BMJ等国际顶级期刊,主编专著4部,参与编写专著6部,主持研发的多项智能医疗设备和软件系统应用于临床,并申请和获得30余项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首次提出并成功创建新型人工智能“三级诊疗”应用模式,在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35家机构应用并完成了千万人次筛查,完成眼病筛查牵头编制首批湾区标准2项(医学人工智能领域仅此两项),获2021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