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玉米是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因为其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杂种优势强的生长特性和基因组复杂,多样性广泛和重复序列众多的遗传特点,一直是遗传学、基因组学等研究的模式作物之一。本研究利用人工创制的玉米多亲本遗传分离群体,结合高通量的测序技术并结合多年多点的田间表型试验,探讨了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杂种优势预测和基因组育种的方法和实践应用。
讲者简介: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1995-2003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完成本-硕-博的学习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2006-2008年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2009年被聘为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副科学家(Associate Scientist),2009-2011年被聘为科学家(Scientist),2011年起被华中农业大学工作聘为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玉米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8项。担任Genome Biology, Plant Journal, JIPB,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等多个期刊编委。曾获得日本国际青年农业科学家奖、杜邦青年教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侨界贡献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等国内外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