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 艺术与科学密切相关,相互影响。艺术形象思维启发科学创新,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促进理工与艺术教育的共同发展。 隐藏在优美旋律中的数学物理规律,竟然同众多自然、工程和社会系统中的规律一致,能够定量分析,对艺术创作产生重要影响。 报告讨论音乐旋律的三个数学特征,由此建立数学模型,揭示作曲家追求旋律变化的有约束熵最大,从而求解得到音乐旋律变化的幂律。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度分析音乐艺术特别是作曲理论中的计算智能,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作曲的定量化方法。基于乐器声学机理+智能信息处理是音质分析的有力工具,报告将给出最新的研究进展。
讲者简介: 管晓宏,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分别于1982、1985年获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士与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电气与系统工程系博士学位;1993-1995年任美国PG&E公司高级顾问工程师,1999-2000年任哈佛大学访问科学家,1995年起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99-2009年任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2019年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19年起任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自2001年先后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组成员、双聘教授,2003-2008年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目前兼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管晓宏院士主要从事复杂网络化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电力、能源、制造系统优化,网络信息安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同时开展作曲理论分析和音乐智能信息处理的研究;曾获2005年、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及1996年美国李氏基金杰出成就奖、2015 IEEE CASE大会最佳论文奖等多项国际学术奖励。 近年来,管晓宏院士与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学科和交响乐团合作,创办了“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系列音乐会,采用演奏穿插学术报告形式,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先后为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0余所境内外高校,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省市专场,丝路大学联盟校长和2017 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国际年会演出,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音乐中的科学规律,艺术思维对科技创新的启发。管晓宏院士担任音乐会策划和讲解,并与专业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新近创办的“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中 学版音乐会,从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相互启发的独特维度,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