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演讲摘要:科研论文的构思、组织与撰写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高效地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厘清写作的程度,正确地传递自己的信息,是科研工作者初期常见的问题和困难。讲者从TPC的角度出发,通过过描述会议论文的审稿过程,突出描述科研新手、特别是非英语母语的科研新手在写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与写作误区,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科研写作素养,让学生了解一些自己写作的不足,帮助导师更早脱离修改过于生涩的初稿苦海。
讲者简介:徐子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南昌大学教授,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包括数据密集计算,智能计算,高能效计算及分布式数据存储等系统软件可靠性及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教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数据库、体系结构、分布式系统及可持续计算等方向旗舰期刊、会议文章40余篇(CCF-A/B类,SCI I区),是TKDE/TC/TPDS/TCC等期刊的文章审稿人及客座编辑,承担IEEE BigData, INFOCOM, ICDE, IWQoS, ICDCS等国际顶级会议的会议主席及程序委员会委员等相关工作,是TCAD,TPDS,TC等IEEE计算机类旗舰期刊长期审稿人。独立完成基于Google Cloud、Amazon AWS、Tencent Cloud 等云平台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架构设计,独立完成基于亚马逊云计算平台的高可靠性分布式弹性缓存原型系统设计及实现,该系统目前运行于亚马逊底层存储服务中。获得十余项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及华为、腾讯、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国内外纵、横向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