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CCF青年精英大会
  • 登录
  • 注册
  • 欢迎您:hlladmin 退出
报名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首页
  • 会议报名
  • 会议动态
  • 本期嘉宾
  • 会议日程
    大会日程详细日程
  • 资料下载
  • 参会指南
  • 合作单位
  • 组织机构
  • 首页
  • 会议报名
  • 会议动态
  • 本期嘉宾
  • 会议日程
    大会日程详细日程
  • 资料下载
  • 参会指南
  • 合作单位
  • 组织机构
  • 欢迎您:hlladmin
  • 退出
  • 登录
我要报名

会议日程

大数据如何促进农业产销一体化?

简介

在不断变化、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商业社会中,农业一直算不上热点。但伴随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及疫情黑天鹅引发的持续影响。农业的颠覆和重构正在形成一个产业新风口。2016年智慧农业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此后每年中央都会出台新的政策规划鼓励智慧农业的发展。到2022年1月,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数字经济视角下,发展智慧农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是重中之重。而就目前我国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更应该以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智慧农业发展到底是取决于产业引领还是技术驱动?

直播回放

CCF数图-直播回放
爱奇艺直播
WIZ直播
蔻享学术直播

日程

时间:6.9  13:30 - 17:30
地点:在线V2
  • 时间

  • 演讲嘉宾

  • 演讲题目


  • 孙    彤,布瑞克(苏州)农业互联网公司董事长/CEO

  • 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农业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 李振波,CCF高级会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 智慧渔业与无人渔场


  • 黄    栋,CCF YOCSEF广州候任AC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 当大数据遇上农业:基础算法与应用进展


  • 杨万能,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 多学科交叉和作物表型组学研究


  • 胡祥培,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 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的 农产品供应链溯源方法研究

主席

于合龙,CCF高级会员,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

个人简介:于合龙,民盟盟员,长春市政协委员。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智慧农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博士毕业,清华大学博士后,吉林省智慧农业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智慧农业,人工智能。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负责人。

嘉宾

孙  彤,布瑞克(苏州)农业互联网公司董事长/CEO

演讲题目: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农业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演讲摘要::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系列政策指导,布瑞克作为“农业大数据”及“农业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数字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以“农业大数据+金融+产业互联网”为主营业务,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农业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依托数据孵化产业,以产业带动数据变现,是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个人简介:孙彤,男,1982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负责农产品经济模型研究;金瑞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高级农产品期货研究员。后于08年创办了布瑞克农业咨询公司,以独到的大宗农产品价格预测模型闻名业内,是国内大宗农产品数量模型实践的先驱者,承担过大量农业部、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研究项目。2009年负责撰写的糖业白皮书被誉为中国制糖行业里程碑式的作品。2008-2011年连续四年在中国糖业经济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代表课题有:《基于空间均衡模型下的糖产业分析与战略选择》,《从数字&模型看未来中国糖市》等。2009-2011年间承担了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农业咨询项目,负责开发了中国农产品数据库终端和中国糖业分析软件等产品。 研究方向:农业数字经济

嘉宾

李振波,CCF高级会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智慧渔业与无人渔场
演讲摘要:智慧渔业是信息技术和渔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无人渔场将是未来渔业发展的新形态。报告将围绕智慧渔业发展现状,重点介绍智慧渔业概念、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研究工作,探讨数字化渔场和海洋牧场建设,渔业数字经济发展,并展望未来无人渔场的发展。
个人简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IEEE会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法国国立巴黎电信学院博士后,长期从事智慧农业,人工智能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

嘉宾

黄   栋 ,CCF YOCSEF广州候任AC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演讲题目:当大数据遇上农业:基础算法与应用进展
内容简介:本报告首先以无监督学习与自监督学习为切入点,着重介绍近期在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领域的若干研究进展,具体包括有限计算资源下的超大规模聚类分析、针对高维度与多模态数据的高效集成聚类分析、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监督图像聚类分析等基础算法研究进展,进一步将介绍在智慧农业领域(智慧养殖、智慧种植等)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农业大数据分析的一些挑战性问题进行探讨。
个人简介:黄栋,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7-2018年国家公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现为CCF YOCSEF广州分论坛候任主席,CCF数字农业分会共同发起人、执委,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及其在医学诊断、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含中科院大类一区论文12篇,单篇IF>10的论文6篇;近五年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三篇一作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Top 1%),主要成果发表在IEEE TKDE、IEEE TCYB、IEEE TSMC-S、ACM TKDD、PR、KBS、AAAI、ICDM等国际权威期刊和学术会议。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青年与面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长期担任IEEE TPAMI、IEEE TKDE等四十多个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获得2020年ACM广州新星奖、2019年与2020年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嘉宾

杨万能,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多学科交叉和作物表型组学研究
演讲摘要:介绍最新表型技术研发工作,主要包括:3D成像、CT成像、高光谱成像技术研发与遗传解析应用、微观气孔技术研发与应用、机器人表型技术研发与应用、深度学习在表型生长模型预测技术与应用、以及表型组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等。
个人简介:杨万能,教授,博导,负责华中农业大学作物表型组学团队和平台建设,华中农业大学作物信息学学科和智慧农业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作物表型组学和智慧农业研究,研发一系列原创作物表型技术和设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Molecular Plant, Genome Biology等期刊60篇,其中封面、亮点和高被引论文6篇。自主研发水稻高通量表型技术工作被Nature Reviews Genetics点评为亮点研究工作。受邀担任《智慧农业》编委、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分委会副会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等5个智慧农业相关分委会委员;获批发明专利24项,转化4项,相关表型产品技术已在全国18省份49家单位推广示范,显著提高作物表型检测效率,促进我国作物功能基因组和育种研究

嘉宾

胡祥培,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的 农产品供应链溯源方法研究
演讲摘要: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为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可信溯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农产品溯源求真追责等系列难题的挑战。针对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置信溯源与收益分配难题,以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和联盟链价值共创为目标,采用系统工程原理,综合集成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融合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证据推理、博弈论等理论方法,以“如何建、如何防、如何查”为主线,重点研究农产品供应链溯源系统低冗余存储方法和溯源系统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方案,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基于网络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和收益分配方法,实现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置信溯源方法,并基于“京东农场”农产品供应链溯源示范工程的建设在西藏等地开展应用研究。
个人简介:胡祥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留校任教,1995年12月进入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职称,2000年4月被确定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任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10年3月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4月开始任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2015年1月开始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7年任全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轮值主席。2020年1月开始任浙江大学兼任教授。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多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和第七届学科评议组管理科学与工程组成员,第7届和第8届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商务与物流管理、 区块链与数智管理、智能运筹学与动态系统实时优化控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

京ICP备13000930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2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