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 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当前短视频社交 软件上“抖”出的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当主流媒体遇上抖音平台,当传统文化遇上新的传播规律,在短视频社交软件上传播的网络文化究观念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哪些观念?思辨观 点如下:观点 1:短视频社交软件的内容推荐技术如何为社会文化价值观负责? 观点 2:短视频社交软件传播的网络文化如何更好 地助力于社会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观点3:青少年使用短视频社交软件的权限是什么?
主席

王 沁,CCF YOCSEF福州20-21主席,福建思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个人简介:王沁,CCF YOCSEF福州20-21主席,福建思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共同执行主席

黄艺坤,CCF高级会员,CCF YOCSEF福州AC副主席,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
个人简介: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CCF YOCSEF福州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可视化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荣获“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和中文核心等录用累计21篇,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著4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累计110余项。担任第六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Pubulicity Chair, ICGEC 2021 Session Chair, 《Virtual Reality》、《Applied Soft Computing Journal》、《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等多个期刊和国际会议审稿人。
嘉宾

林中燕,闽江学院闽都学者特聘教授
演讲题目:新媒体助力文化自信、文化传承
演讲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媒体应用的突飞猛进,拓展和丰富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演讲者通过案例剖析,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传承之路。
个人简介:闽江学院闽都学者特聘教授、MBA导师,国际数字经济学院院长、科研处处长,电子商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兼任福建省协同创新院电商分院院长、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A类智库互联网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监事长、福建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大学生“明日网商”挑战赛最佳指导教师、最佳网络经纪人指导教师等奖项。1997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现任民建福建省委委员、福州市委副主委、闽江学院支部主委。
嘉宾

黄浩程,中国传媒大学高级工程师
演讲题目:短视频平台下主流媒体社会文化传播的特点分析
演讲摘要:中央提出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战略布局,主动应对新传播革命。新型主流媒体是承担新职责使命,努力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主流媒体。目前网络短视频凭借“短平快”的特点,成为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休闲娱乐和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也开创了受众广泛参与、多元互动的网络传播新局面。 这不仅拓展了各类媒体文化产品生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也为价值观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主流媒体要获得互联网时代话语赋权须提升影响力及竞争力,必须抢占短视频平台阵地,必须同时做好内容与传播力的双重革新。目前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已经践行多年,各级主流媒体结合自身媒体优势和短视频的特点,在议程设置、内容制作、推荐优化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个人简介:黄浩程,中国传媒大学 媒体大数据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有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曾主导开发学校计费系统、办公平台、央广网用户认证系统及邮件系统。目前主要负责媒体大数据分析、传播效果量化及媒体社会价值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嘉宾

林 颖,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
演讲题目:“抖音”的媒介形态所塑造的文化影响
内容简介:抖音作为一种媒介形态在技术和使用体验方面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但相应的,长时段对这一媒介形态进行接触和使用也会对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状态产生影响。第一,刷抖音造成了人们对社会时间感知的一种加速,用户总希望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惊奇,长期沉浸其中容易变得浮躁并失去耐心,不利于培养系统的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第二,抖音平台吸纳了大众用户生产的媒介内容产品,从而实现了平台自身的资本增值,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转化为免费的数字劳工;第三,此类由算法主导的平台通过过滤气泡容易生产出同质化、单一向度的观看行为和思维逻辑,这也是值得警惕的。
个人简介:传播学博士、艺术学理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计划引进人才,获福建师范大学“宝琛青年英才计划”,福建省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中心专家评议员,泉州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专家评议员。主要学术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学理论、文化研究、涉台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科重大课题、福建省社科规划课题等;曾在《光明日报》《现代传播》及各类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并先后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嘉宾

张旭玲,北京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演讲题目: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利与弊
演讲摘要:短视频平台有助于满足青少年的社交需求、放松减压,但是也容易让青少年受到不正确价值观的冲击、影响他们的时间管理。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但其效果需要社会、平台、家长、学校和学生共同配合。
个人简介:北京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题组专家、教育部“十三五”重点子课题《儿童感觉统合与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专家、原北京大学“家长教育与人才成长”课题组专家、北京101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北京八中等北京名校特邀家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