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8月20日 14:00-17:00
论坛联合主席:
孙滔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
孙滔,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3GPP SA2副主席,CCF服务计算专委会执行委员;主要从事5G-A、6G架构、算力网络、IP技术演进等网络新技术的研究和国际标准化工作。曾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中国专利银奖,获评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2019年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郭得科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郭得科,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第四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南省杰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研究网络计算与系统、分布式计算与系统、 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分析处理、移动计算等方向。担任科技创新2030-"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大项目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副主任。
论坛简介:
算力网络是我国通信产业界提出的技术方向,已经成为当前业界研究的热点,并被纳入6G和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之一。算力网络的演进将从目前的泛在协同、逐步走向融合统一,最终发展为算网一体共生。论坛将邀请学术和企业界算力网络研究的代表,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会议交流等形式,围绕算力网络的发展趋势、行业需求、技术架构、多种方案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一个高水平“产学研用”交流与合作平台。
论坛安排:
时间 | 主题 | 主讲人 |
14:00-14:05 | 特邀致辞 | 段晓东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 |
14:05-14:35 | 东数西算”背景下的算力基础设施发展分析 | 魏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副院长 |
14:35-15:05 | 超算算力网络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 陈志广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副主任 |
15:05-15:35 | 对算力网络发展及算力激励新服务的思考 | 陆璐 中国移动研究院 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 副所长 |
15:35-16:00 | 茶歇 | |
16:00-16:30 | 新型IP算网基础设施,助力泛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 刘少伟 华为 数据通信产品线研发总裁 |
16:30-17:00 | 近似零误差网络测量技术 | 黄群 北京大学 研究员 |
特邀致辞
主讲人:段晓东
个人简介: 现任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从事多年的IP 承载网络,下一代互联网(CNGI),数据业务管理及移动互联网,NFV/SDN驱动的电信网络演进,VoLTE,5G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中国移动集团劳动模范。是中国移动在IETF、ONF及OPEN-O参会团队的牵头人。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CCSA科学技术奖;中国通信协会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十余次,多次获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主题报告1:东数西算”背景下的算力基础设施发展分析
主讲人: 魏亮
报告摘要: 随着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交融共生,算力基础设施是数字产业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东数西算”工程引领下,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在选址布局、技术创新、业务赋能、协同联动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本次演讲将从产业、政策、技术、趋势等多个维度对“东数西算”背景下的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研判未来发展趋势。
个人简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新技术新业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覆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重要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等研究方向,统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政策和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方面科研布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相关成果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
主题报告2:超算算力网络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主讲人: 陈志广
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国陆续部署了多个国家级超算中心,总体计算存储能力得到空前增强。然而受限于有限的广域网性能,各大超算中心处于隔离自治的状态,计算和数据资源难以共享。随着算力网络提上日程,以上局面有望得到显著缓解。本报告介绍了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在超算中心互联互通方面的先导工作。重点回顾了面向计算资源共享的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和面向数据资源共享的高性能计算虚拟数据空间。并从应用需求的角度展望了超算算力网络的发展趋势。
个人简介: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大数据存储与处理、高性能计算系统软件相关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虚拟数据空间”项目,面向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中跨域数据访问需求,研发跨多个超算中心的虚拟数据空间,支持跨域数据共享和存算协同调度。研发面向异构存储的高并发低延迟大规模并行文件系统Kapok,获得“奥林帕斯”先锋奖。针对高维度、有拓扑的科学大数据研发了科学大数据处理框架,用户仅需编写串行程序即可实现海量科学大数据的自动并发处理。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之江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8项。
主题报告3:对算力网络发展及算力激励新服务的思考
主讲人: 陆璐
报告摘要:算力网络的愿景是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面向全网无处不在的算力,通过云、边、端多层级、多算力供给方的算力并网,汇聚全社会算力,对外统一提供算力服务。为促进算力网络的生态繁荣,吸引更多的社会算力加入,亟需构建算力网络交易与激励体系。本报告首先介绍了算力网络的发展背景,然后阐述了对算力网络中算力激励新服务的思考,并对算力网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个人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ITU-T SG13 WP1(IMT-2020网络和系统工作组)副主席,牵头IMT-2020相关需求和架构、网络切片、新兴技术、固移融合、QoS等5个课题组的标准化工作管理。在3GPP SA1牵头发起立项6个,担任5G网络需求,(e)FMSS,IMS-WebRTC等项目报告人,以及22.808和22.864两项国际标准编辑人。在国内标准化工作方面,自2017年4月起担任CCSA TC5 WG12核心网组组长,负责组织移动通信核心网领域行标制定及审议等工作。长期从事移动核心网策略、演进、标准和技术研究工作,在5G网络架构、6G网络架构、网络智能化、边缘计算、网络切片以及国内国际标准化、推动产业应用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获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多次,并获得多次工信部科技司2008年、2010年ITU-T优秀文稿。
主题报告4:新型IP算网基础设施,助力泛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主讲人: 刘少伟
报告摘要: 未来十年AI算力会成100倍增长,算力和网络成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两大核心要素。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报告首先分析了算力调度对网络带来的关键需求和挑战,然后提出面向算力调度的IP目标网络架构的五大关键能力:超融合算力中心、SRv6泛在联接、应用感知调度、端到端确定性承载和网络数字地图,通过五大能力助力泛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个人简介: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研发总裁,主要负责数据通信研发管理部的战略发展,以及日常的管理运作。在任职华为期间,刘少伟先生曾出任网络产品线研发部总裁、企业网络产品线总裁、路由器领域总经理、路由器生命周期管理团队负责人、路由器产品开发团队经理,以及网络处理器研究部经理、网络处理器软件工程师等。刘少伟先生在IP技术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在担任本岗位之前,曾参与了华为NetEngine全系列高端路由器的研发工作,是该领域19项专利的发明人。
主题报告5:近似零误差网络测量技术
主讲人: 黄群
报告摘要:网络测量技术在网络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流量的增长、以及网络自身架构的日趋复杂,网络测量仍然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可编程网络是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的重要演进方向之一。本报告将结合可编程网络现状与趋势,分析网络测量与网络数据分析等技术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同时,本报告将结合自身研究工作,从基础算法理论与系统架构设计两个角度,介绍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1)各类大数据算法在网络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及(2)可编程网络设备的兴起对网络测量架构的推动。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2011年北京大学学士,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测量与分布式系统,目前已在SIGCOMM、NSDI、VLDB、INFOCOM、ToN等CCF A类期刊/会议发表论文近30篇,获得INFOCOM 2021最佳论文提名与IWQoS 2021最佳论文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得过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奖项。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