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8月19日 9:00-12:00
地点:江苏南京 (线上线下)
主席: 张英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研究馆员
赵卓峰 北方工业大学 研究员
论坛简介:
科技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发展,平台化、数据化、智能化正逐渐成为当前科技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专项也设立了科技大数据、科技服务协同与集成、科技咨询与众测服务平台、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等诸多科技服务项目,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不同方向研究人员参与其中,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公共平台、示范应用等不同角度展开研究。本次科技服务论坛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服务互联网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先进制造业分布式科技服务技术集成研发与示范”支持,以“科技大服务”为主题,旨在报告科技服务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拟邀请相关专家以报告形式进行交流,并从科技服务业、科技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不同角度对围绕科技服务的服务科学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平台、新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促进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互动,共同定义科技服务发展趋势、发现关键问题和机会。
论坛日程安排:
时间 | 主题 | 主讲人 |
9:00-9:05 | 开幕致辞 | |
9:05-9:35 | 中试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 胡炎平 |
9:35-10:05 |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服务业中小场景应用实践 | 张正峰 |
10:05-10:35 | “两链”融合发展下的科技情报创新服务模式探析 | 任佳妮 |
10:35-10:50 | 休息 | |
10:50-11:20 | 创原会云原生科技交流平台运营分享 | 谢黎 |
11:20-11:50 | 基于科技大数据的技术前沿预见——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 张英杰 |
11:50-12:00 | 自由讨论 | |
主题报告1:中试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主讲人: 中关村智能制造中试服务联盟 胡炎平副理事长
报告摘要:
通过建设产业共性中试服务平台,以专业硬科技服务为支撑,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从0到1”源头创新及服务,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资源,在中试平台上为大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方案设计、智能技术集成、外观结构设计、工程样机快制、检测认证、批量生产和营销推广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以验证和校证实验室创新成果,真正促进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个人简介:胡炎平,情报学硕士,长期从事科技管理与科技服务工作,致力于北京市区域与国际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促进工作。现任中关村智能制造中试服务联盟副理事长,重点聚焦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领域,在全国拓展“中关村中试实验室”“中关村检测认证实验室”,通过构建中试硬科技服务基地(平台)模式为科技企业及高校院所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科技服务。
主题报告2: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服务业中小场景应用实践
主讲人:万方软件有限公司 张正峰总经理
报告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科技服务业各机构专业化服务的水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借助数字化平台、场景化工具助力政府区域科技创新决策、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核心CC数智引擎,以“上云、用数、赋能”为目标,采用“大数据、小场景、微服务”模式探索如何赋能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实现更高效的科技服务,为创新主体赋能,为创新过程赋智。
个人简介: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期从事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研究,科技大数据以及数据智能化相关技术研究。曾参加国家863科技云重大专项“科技搜索引擎”研究,国家科技文献动态数字出版、科技云聚合服务系统等重大专项研究。一直参与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服务。
主题报告3:“两链”融合发展下的科技情报创新服务模式探析
主讲人: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任佳妮副研究员
报告摘要:
“两链”融合发展下,如何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如何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为新时代科技情报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研究基于“两链”运行下各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需求为导向,构建“产业链—情报服务链—创新链”动态螺旋循环创新服务关系,提出“两链”融合下的科技情报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方案。并以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为例,分析该模式的可行性,实证“两链”融合服务模式的效果与价值。通过该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情报联动供给体系,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加快知识生产和知识转化;同时,梳理出产业资源、创新资源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清单,为政府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创新链痛点、补齐 “两链”融合断点提供决策参考。
个人简介:任佳妮,女,管理学硕士,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院副研究员,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情报研究、科技查新、科技咨询等。主持并参与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项目等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发表在图情领域著名期刊《情报杂志》《现代情报》《竞争情报》《情报工程》等刊物1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撰写的“2020年陕西省CNS论文表现” 报告被被中国科学报采纳应用,科学网;作为第一完成人撰写的“十二五期间陕西省CNS论文表现”简报获省科技厅领导批示;参与撰写的“我省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实力”“引领我省产业科技前沿研究的院士力量”报告被科技部和省人民政府网、人民网等采纳应用,数据被陕西新闻报道采用,被陕西日报、新浪等主流媒体转载。
主题报告4: 创原会云原生科技交流平台运营分享
主讲人:创原会高级运营经理 谢黎
报告摘要:
创原会是华为云联合CNCF、中国信通院及业界云原生技术精英们,构建的全球云原生交流平台。它为技术管理者提供开放、中立、专业、高效的交流平台,共同赋能企业,共创云原生产业标准。报告首先介绍创原会产生的背景,然后介绍创原会的运行机制,包括“纵向可循环,横向可复制”的运营模式,其次分享了相关的科技服务形式,如技术精英沙龙、技术峰会、专家面对面、专项课题研讨等活动,最后,对创原会服务科技企业、科技人员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享。
个人简介:谢黎,创原会高级运营经理,《云原生》杂志责任编辑,长期从事科技服务运营工作,负责创原会运营工作,参与策划多次全球大学生ICT技能大赛,华为全连接大会、云原生技术精英沙龙峰会、CNCF KubeCon、GOTC展会等开源活动。
主题报告5: 基于科技大数据的技术前沿预见——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主讲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英杰 研究馆员
报告摘要:地平线扫描是一种可以对潜在威胁、机会,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开展系统化识别的工具,通过地平线扫描可以掌握世界科技研发动态,及时地识别预测关键领域前沿技术趋势,以有力支持技术研发布局的活动。本报告主要依托地平线扫描系统,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了技术前沿扫描活动,介绍主要扫描流程和结论。
个人简介:张英杰 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博士。主要从事科技大数据管理与产业服务相关工作,累计主持和参与各类国家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专著1部,编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1件。拥有丰富的科技政务决策支持和科技信息产品开发经验。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