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8日下午14:00-16:00,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多媒体专业委员会承办,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承办的ChinaMM2020人才发展交流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青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复旦大学姜育刚教授、厦门大学纪荣嵘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查正军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俞俊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左旺孟教授5位专家学者展开交流。
论坛由山东师范大学张化祥教授、中山大学郑伟诗教授主持。张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和观众们的出席表达了感谢和热烈欢迎。随后,5位专家学者针对人才的培育与发展的话题,从不同角度与青年学者进行交流,使青年学者在自己日后的科研与工作生活中对于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学术生涯、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如何实现个人更全面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首先,姜育刚教授指出,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非常重要。在兴趣的驱动下,有利于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其次,姜教授提出选题不局限于热点方向,有挑战的选题长期来讲对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更有利。接下来,姜教授强调要做好学术与应用之间的平衡,做到更全面的发展。最后,在与青年学者的交流中,姜教授提出要利用好去企业实习的机会,注重提升将学术成果转化到研发产品上的能力。
纪荣嵘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并提出了三点建设性的意见。首先,纪教授指出青年学者在自己的求学阶段最核心的问题是做好基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好坏决定了日后发展的起点。随后,纪教授强调要多参加国内、国际的各项学术组织会议,在组织里做一些服务的工作,才能在学术圈同行评议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示自己。最后,纪教授表示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去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收敛研究方向,从而加深学术理解,实现个人更加长足的发展。
查正军教授提出对于人才的科研能力的评价是多维度的,首先是持续的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其次,要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合理规划自己的科研任务。最后,青年学者要平衡好独立与合作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与团队的发展相结合,对个人的成长是最为有利的。在与青年学者的交流中,查教授强调既要明确长期目标,又要做好实战性的短期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走下去。
俞俊教授首先讲述了自己申请国家青年基金的经历,并向青年学者分享了进行基金申请的方法和经验,其中,提请材料能与自己博士期间的工作紧密联系,对申报能有更好的支撑。之后,俞教授指出做研究一方面要沉下心,另一方面加入大的科研机构、学术平台会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人脉积累有非常大的帮助。在与青年学者的交流中,俞教授强调要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工作、科研技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左旺孟教授在交流中谈到了在目前的“唯论文论”环境下,写论文、做项目的同时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后来,左教授介绍了如何在工作中保持自己的价值,一方面要保持基本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践的积累去培养自己的独特性。左教授提出知识积累非常重要,在这个基础上把自己的长处充分地发挥出来,会使工作和科研之路更加顺利。最后,左教授表示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联系非常紧密,工业界的资源应用与研究成果值得青年学者借鉴与学习。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