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多媒体大会
  • 登录
  • 注册
  • 欢迎您:hlladmin 退出
报名 团报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首页
  • 会议动态
  • 组委会
  • 会议日程
    日程总览详细日程
  • 讲习班
  • 技术论坛
    多媒体女性菁英论坛技术论坛: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技术论坛:大模型时代的多媒体内容理解与生成高峰论坛: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从机器学习到学习机器技术论坛:人才发展论坛技术论坛:中科院计算所刊群论坛——三维媒体分析技术论坛:跨媒体智能分析与推理技术论坛:开放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技术论坛:多模态媒体信息智能传播与分析技术论坛:三维点云数据分析、压缩与处理技术论坛:标注受限场景下的多视角和多模态学习技术论坛:AI4Food:食品和健康计算青年论坛(快手冠名):智能视频压缩技术论坛:媒体计算与可信传播技术论坛:大模型背景下的语音信号理解理论与技术
  • 参会指南
  • 大会征文
  • 注册与投稿
  • 资料下载
  • 诚征赞助
  • 会议照片
  • 线上直播
  • 首页
  • 会议动态
  • 组委会
  • 会议日程
    日程总览详细日程
  • 讲习班
  • 技术论坛
    多媒体女性菁英论坛技术论坛: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技术论坛:大模型时代的多媒体内容理解与生成高峰论坛: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从机器学习到学习机器技术论坛:人才发展论坛技术论坛:中科院计算所刊群论坛——三维媒体分析技术论坛:跨媒体智能分析与推理技术论坛:开放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技术论坛:多模态媒体信息智能传播与分析技术论坛:三维点云数据分析、压缩与处理技术论坛:标注受限场景下的多视角和多模态学习技术论坛:AI4Food:食品和健康计算青年论坛(快手冠名):智能视频压缩技术论坛:媒体计算与可信传播技术论坛:大模型背景下的语音信号理解理论与技术
  • 参会指南
  • 大会征文
  • 注册与投稿
  • 资料下载
  • 诚征赞助
  • 会议照片
  • 线上直播
  • 欢迎您:hlladmin
  • 退出
  • 登录
我要报名

ChinaMM 2023人才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 2023.07.05

ChinaMM 2023人才发展论坛



一、 论坛简介

    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教师在成长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惑。多媒体专委会一直通过各种方式为青年人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明确发展方向,助推他们成长成才。专委会曾多次在NCMT、HHME、ChinaMM等系列会议上举办人才发展论坛,邀请业内资深人士和院系领导结合青年人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指导,青年人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今年ChinaMM大会将再次特邀本领域资深大咖畅谈人才发展。该论坛在特邀嘉宾报告之后,届时将邀请更多专家参加圆桌讨论,欢迎参与!



二、组织者


赵耀,北京交通大学



  姜育刚,复旦大学



  刘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    报告嘉宾


朱文武,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如何做世界一流研究?


嘉宾介绍:朱文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智能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现主要从事多媒体智能计算、大数据智能等研究工作。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指导委员会主席,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主编。ACM Fellow、 IEEE Fellow、AAAS Fellow、SPIE Fellow、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1和2)。


  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青年学者在当前科研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工作。



李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题目:创新人才培养与军事智能应用分析


嘉宾介绍:李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软件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副组长、军委装备发展部人工智能装备应用基础技术专家组成员。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推理、嵌入式智能系统。已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40余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安全监控视频安全共享与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973计划项目“数字媒体理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首席科学家,原总装“十五”、“十二五”某边海防视频系统型号总设计师。在本领域重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有国内外发明专利10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报告摘要:在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面临难题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关键点,剖析知识学习与科技研究的区别,以及应用场景对智能系统研发的重要性;结合深度学习技术的特点,分析其在实时嵌入式系统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军事智能落地应用的建议。



查红彬,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追求特色、聚焦目标,在实践中成长


嘉宾介绍:查红彬,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教授,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智能人机交互的研究,在三维视觉几何计算、三维重建与环境几何建模、传感器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出版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350多篇,其中包括IEEE T- PAMI,IJCV, IEEE T-VCG, IEEE T-RO等国际期刊以及ICCV, ECCV, CVPR等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50多篇。


报告摘要:年轻研究人员大都是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滚打摸爬,经受失败与成功的磨练,最终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领军人才。实践与科研经历才是青年人成才的熔炉,没有捷径可走。但是,青年人在科研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科研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取长补短,尽早找到自己开拓科研疆域的路子,为自己的成长奠定基础。在该报告中,讲者将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研究经验,谈谈青年人成长的体会,包括:年轻科研人员应注重培养对科研工作的兴趣,找到自己喜爱的科研方向,并投入自己的毕生精力,开拓前沿;要发现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持之以恒,形成自身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特色“标签”,建立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以平常心看待科研工作,不过分追求名利与得失,保持开放的心态多与同行交流,尽快成为“职业”的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善于抓住关键问题,聚焦目标、重点突破,逐步形成自己科研成果的体系。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

京ICP备13000930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2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