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名称:第三届异构智能计算发展论坛
论坛时间:12月15日上午 9:00-12:00
论坛地点:山东国际会展中心M层会议室10
论坛主席:
方 娟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 教授
个人简介:
方 娟,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副主任,计算机学院体系结构研究所所长,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获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等称号,于2005年和2012年两次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两年。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异构智能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SCI/ EI论文80余篇,授权28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专利成果转化。出版教材/专著10余本,译著2本。
论坛简介:
针对目前CPU-GPU异构架构在提升系统计算能力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广泛应用,解决大规模异构系统资源利用率低、能耗消耗大等相关问题,研究面向智能计算的高能效关键技术,充分利用异构架构中各处理器核的性能优势对多种特定类型的任务进行加速,满足不同领域在芯片面积、计算性能、低功耗等多维需求之间的平衡。
本论坛主要围绕异构智能计算发展趋势,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研讨,针对高性能计算、异构智能计算、存内计算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同时,本论坛也欢迎智能边缘计算的学者共同进行研讨,一同促进智能计算技术的发展,欢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
论坛日程:
主持人:方 娟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 ||
时间 | 报告题目 | 报告嘉宾 |
9:00-9:05 | 论坛开幕,嘉宾介绍 | 方 娟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
9:05-9:35 | 工业物联网、智能医疗云、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沿技术与生态开发 | 黄 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教授 |
9:35-10:05 | 面向异构智能超算的性能优化技术 | 谭光明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
10:05-10:35 | 基于机器学习的稀疏矩阵计算加速优化 | 计卫星 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 |
10:35-11:05 | 华为智能存储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 张 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智能控制面架构师 |
11:05-11:35 | 图算融合的人工智能编译器 | 王豪杰 清华大学 助理研究员 |
讲者信息:
黄 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教授
个人简介:
黄 铠,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子工程专业,1972取得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他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与普渡大学任教40余年。期间访问过香港大学,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任特聘讲座教授。2018年南加大退休后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校长讲座教授 ,兼任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中心主任与中科云计算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黄教授在计算机结构、平行处理、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方面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2017黄教授的新著:Big Data Analytics for Cloud,IoT and Cognitive Computing (英国Wiley出版)被全球30余名校采用为教科书。他被评选入全球2% 顶级科学家之列。他是IEEE计算机学会的终身会士.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CCF)2005年首届海外杰出成就奖,2012 IEEE云计算大会 (CloudCom) 终身成就奖,与2019全球华人影响力庆典颁发的建国70年70人科技创新成就奖。联络方式:电邮:hwangkai@cuhk.edu.cn
讲者信息:
谭光明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个人简介:
谭光明,研究员、博导、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参与了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包括曙光4000/5000/6000/7000系统研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包括CCF A类会议(SC、PPoPP、PLDI)和Nature子刊等,曾任IEEE TPDS编委和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和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讲者信息:
计卫星 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
个人简介:
计卫星,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成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并行与高性能计算、大规模代码分析与优化,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国际会议(TPDS、PLDI、RTSS和DATE等)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各1项,出版教材3部。
讲者信息:
张 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智能控制面架构师
个人简介:
张 霁,华为助理首席科学家。2019-2020年在美国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访问,2020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任特聘研究员。目前担任华为基础研究领域助理首席科学家和数据存储产品线系统智能控制架构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存储系统智能化。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 ATC,SIGMOD,VLDB,DAC,ICPP,IEEE TPDS , VLDBJ 等国际顶級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发表国内、国际专利7项,荣获2020年 ACM ChinaSys 和SIGOPS 优博奖,2019年发表在SIGMOD上的论文获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提名。
讲者信息:
王豪杰 清华大学 助理研究员
个人简介:
王豪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入选了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2015年至202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并取得博士学位,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优秀毕业生等荣誉。2017年暑期于Google总部实习。2018年于卡塔尔计算研究所担任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编译器、程序分析、编译优化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OSDI、ATC、SC、PPoPP、ICS、IEEE TPDS等国际会议和期刊,其中发表于 ICS 21 的论文获得最佳学生论文奖。
版权所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邮箱:conf_support@ccf.org.cn